叶晓平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资源组成部分,是各个部门和民众关注的重点,对其本身的风险分析也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可以看到医疗保险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能及时重视医疗保险的有关人力问题,就无法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我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更加的严峻,如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社会保障构成,只有加强管理解决其存在的弱点,才能提升我国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提升;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组成内容,是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保员工因病特别是大病就医时提供一定医疗费用补助的一种社会保障,主要目的是避免职工因病返贫。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政府立法强制性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包括了“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筹资原则,在被保险人发生了保险责任事故进行治疗时的费用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药品目录及自付比例付一定的治疗费用,这样的一种保障模式,剔除了公费医疗时国家大包大揽而造成的“一人有公费医疗,全家都可享用”或是只要生病不管病情需要不需要,都选进口药,贵重药的弊端,从而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医疗保险管理局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单位,医疗保险是一项社会保障,而随着医疗保险范围的扩大,各大城镇医疗保险部门也纷纷出台有关政策,动用一切有关的手段来扩大医疗保险惠及的地区,各地城镇医疗保险单位的主要目标就成了扩大保险及促进服务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现状,并且对如何提升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做出相应的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我国医疗保险的金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表11996—2001中国医疗保险局总保费收入(单位:万元,年)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从1996年开始,保险金额一直在不断的上涨。但是,根据有关的理论知识可以明确,保险收入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长状态,而参保人员也不可能无限的增长,如果人力方面的资源产生了饱和,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就关系到了如何提高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利用率的问题。[1]
一、医疗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发展现状
通过有关资料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和时间,实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和生育保险的范围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不同的政策就会关系到人员问题,人力资源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生产力要素,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处于动态的状态。我们在分析这种动态性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了解,分别表现在动态性的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源行为。受到人的生理及心理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影响,人在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并不会严格按照组织所要求的指令认真的去执行完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与预想的结果实际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同。因此,只要是涉及到了人参与的程序化工作,或多或少的隐藏了预期目标与实际目标有所偏离这一特点。虽然这种风险不是很高,但如果是非程序化的组织工作,人的主观意愿与行为的动态性无疑是给组织带来了更高的人力资源风险。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企业很难拥有终身雇员和雇员跳槽频繁的现象,相应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下一级别的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医疗保险参保任务由上一级的劳动部门统一拟定下发,基本上每年参保任务及工作险种都在增加,而相应的人员编制政府却不增加,造成从业人员一直超负荷工作,却没有相应的组织关怀与该得的福利。另外,由于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在当地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行政级别相对较低,使得相应的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上升渠道,从而压抑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这很好的诠释了人力资源是属于一类流动性强的资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这种流动性也会相应的增强。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并且会影响我国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2]
二、如何提升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想要从源头上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囊括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多个方面,只有工作人员和医疗保险有关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机制,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稳定。
首先,地区医疗部门应该关注人员招聘。招聘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行业的发展和未来的企业发展情况。在招聘之前,需要提出有关契合医疗保险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对医疗保险的了解,对未来工作的规划等等,只有明确了类似的问题,才能在人员选拔上游刃有余。同时,需要给前来应聘的工作人员传达真实的信息,例如目前医疗保险的发展情况,录用后的员工待遇,现在部门内的空缺岗位和主要职责等,如果类似的问题没有说清楚,那么录用人员就会有一种受到了欺骗的感觉,从而不能很好的对工作岗位产生兴趣。
其次,需要给应聘人员展示真正的工作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很多应聘人员想要知道的是進入了工作岗位后能获得何种待遇,日常工作量是多少,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真实说明,很有可能无法获取应聘人员的好感。例如,员工食宿问题,奖励机制,技能培训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介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真实性,因为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激励手段产生积极的效益,相反,如果激励手段出现偏差,就可能导致人力资源消极价值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的作用。[3]
最后,应该加强对新入职人员的培养。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方面,如果能让新入职的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有关医疗保险的工作内容和流程,那么就会比同期的其他保险种类获得更多的竞争力,从而也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关部门应该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员工,让每个员工都能各司其职,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提升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三、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的发展,其显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目前的医疗保险的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才能促进我国社会公平发展。(作者单位:宁德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孙泽厚,李冬梅.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09:32-35.
[2]杨丽娟.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3]徐梅鑫.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绩效关系研究的演进——基于企业环境的变化[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