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施“小计”,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2015-05-30 12:42孙苗青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拓展合作创设

孙苗青

摘 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 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 探究; 合作;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95-00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每天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回想、再现,以便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它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好奇心较重,在教学中应设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现象,从而倾心于科学探究。曾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的:课前,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碘酒有何特点,当学生说出碘酒能消毒时,老师让学生用镊子夹取棉花蘸一点碘酒在手指上消消毒,然后再去取桌上的一片馒头观察,这时奇迹出现了:干净洁白的馒头变色了,手指捏过的地方变成了深蓝色。接着教师抛出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刚才好好的馒头突然变色了呢?引发学生思考:刚才手上涂了碘酒,又去拿馒头,是不是碘酒和馒头中的某个成分发生了反应?此时教师揭示了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下去,米饭中含有什么成分?这种成分和碘酒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后的物質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二、共同协商交流,明确探究目标

学生在没有明确研究目的之前的动手,就是盲目的动手。探究是儿童的一种本能,但是小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所致,计划性不强。一项探究活动,究竟要探究什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探究?探究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这也是教师要重点加以指导的。有时由于教师引导不到位,加之小学生的思维非常发散,提出了很多既无价值,又与探究活动无关的问题,浪费了教学时间。因此,教师的引导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和目标性,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走向,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的不同,导致提出的探究问题也会五花八门,因此,师生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把有价值、与探究活动紧密联系的问题挑选出来进行研究,共同明确探究目标。例如教学《种子发芽实验》,应该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是只改变一项条件的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种子能不能发芽?这其实是几组真正的对比实验,既然要“对比”,就要强调其他条件的“公平”,如研究种子的发芽是否需要水,唯一不同的条件是水,一个盒子里有水,一个盒子里不放水,而光照必须一样,温度必须一样,绿豆种子也必须一样……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之前,会请几名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复述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方法,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三、引导自主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在实际探究活动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究。“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也并不仅于形式或仅于定性分析,而是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并且要求对于每一组选择的探究方案,学生都应弄清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何进行正确操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等,从制定严密的计划中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学生就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什么不同进行探讨。同学们纷纷提出: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口尝,用眼睛看,用小刀切……有一小组同学友情提示:对于陌生的不能确定的东西不能用口尝。于是大家确定放弃用口尝。然后教师提醒注意点,各组根据现有的科学方案,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感兴趣或有把握的方法,挑选实验器材,通过小组间或小组内的合作参与进行探究实验,最后用文字、数据、图画等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只有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失败、挫折和成功,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才会逐渐养成。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学生说出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我不动声色,按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自己在烧杯中加盐,结果大部分学生加了一勺盐,马铃薯并没有浮起来。这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了:会不会原先的猜测有误,盐水并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会不会是加的盐不够多,一定要达到一定量才能使它浮起来?然后学生通过一勺一勺地加盐,实验验证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课后拓展延伸,留有探究余地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它研究的自然事物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40分钟的课堂内完成,必须在课后来完成。如《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不可能在40分钟内观察到蚜虫吃什么,瓢虫吃什么,这就需要把课内观察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进行。又如《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也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发现生物的变化,必须靠大量的课外观察、记录。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外观察到一些课内观察不到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了一个环境里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学习《维护生态平衡》打下了基础。课内课外的相互结合,课后不断延伸,不仅使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探究习惯,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放飞学生的探究之心,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学习科学,这才是我们学科学的最终所向。

猜你喜欢
拓展合作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