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目标导学”提高《学前卫生学》课的教学实效性

2015-05-30 17:50杨莲琼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

杨莲琼

【摘要】“理论有用、能力为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卫生学》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应以培养学生幼教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为基本目标。本文从传统的教学存在的弊端入手,从联系实际创设情境、重视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形成过程化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尝试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

【关键词】目标导学 教学实效性 学前卫生学

【正文】

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将《学前卫生学》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创新。根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特点,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必需”的原则,在《学前卫生学》课程的教学中,着眼于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精简课程知识,构建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实践教学,探索出“目标导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目标导学”实施背景

在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前《 学前卫生学》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环境不佳等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究掌握了学习理论、活动教学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先进教学理论基础,吸取了中西方教育家的“导学”思想和目标教学的成功经验,建构了《 学前卫生学》“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落实课时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活动建构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目标科学性、学习自主性、达标基础性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达到学生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该模式结合笔者所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基本的教学原理和操作要求,结合具体课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给出了课堂教学中运用此模式的例证。通过对比实验班级和普通班级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分析,发现实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班级?综合分析认为,《 学前卫生学》“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目标制订科学性、教师导学灵活性、学生活动主体性和当堂达标实效性四个显著特点。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重教轻学的弊端,转变了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教学模式有效落实了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当堂

达成率高,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卫生学》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 学前卫生学》课教学虽然脱离了“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但是仍然以教师单方面的理论传授为主,在教学方法、方式和手段上比较单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1)课程内容陈旧。目前教材使用最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相关教材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尤其不能给学生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书,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学内容以概念为核心 ,理论性过强,缺乏综合性、应用性。教材案例的安排没有与内容很好地结合,且同相关课程 ( 如《学前心理学》和《学前健康教育》等课程)内容重复过多。因此,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内容散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2)教学方法单一。该课程沿用“ 课堂讲授理论一作业练习”的传统的单一的注入式课堂教学。现代学前卫生学思想传授不足,着重追求传授课程本身的系统性,过少考虑与其它学前教育教学内容的综合联系,此外 ,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不够,在《学前卫生学》教学中成功利用的例子不多。

(3)缺少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前卫生学》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2节课,共计32课时, 基本上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 学生缺乏幼儿园实践的经验,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需求。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陈旧,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上课只是被动听,记笔记,考试只是机械背诵复习,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三、基于“目标导学”对提高《 学前卫生学》课教学实效性实施的措施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通过“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活动中,自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1.以联系生活实际为“目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前卫生学》中的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难度较大,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却联系紧密。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不同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卫生知识的兴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时,可收集有关非典、H1N1猪流感、肝炎、艾滋病等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感受或正在感受的具体事例图片,利用多媒体制成课件,给学生创设一种再现生活、身临其境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传染病在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寻求相关知识的欲望.自觉学习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不断养成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再比如。学习了学前儿童呼吸卫生的知识后.带学生实际观摩一节幼儿园的室内活动课,并要求学生分析这节课中存在的儿童呼吸卫生问题。我们通过这一联系实际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对儿童呼吸卫生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意识,引发了学生主动学好科学知识的必趣。

2.以重视技能训练为“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

《学前卫生学》中有许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组织操作技能训练活动形式进行学习。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条件,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技能的训练活动。比如。在教学血液循环系统中关于血型、血压的知识时,教师可组织开展血液检测和血压的技能训练活动;又如,在教学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记录方法的知识时,可组织学生开展对儿童各项指标进行实际的测量训练活动;再如,在教学常见意外伤的处理办法和常用护理方法的知识时,教师除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专业医护人员处理不同意外伤的办法和不同护理方法”的课件向学生播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以自身为对象开展方法训练活动。在组织学生开展上述操作技能训练活动时.一是要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示范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在示范时动作要熟练、正确、严谨。二是要加强对训练活动的组织管理,包括如何准备训练的必备器具,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如何提出训练要求和注意事项。只有有序、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才能保证训练正常进行、目标顺利实现。在《学前卫生学》教学活动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穿插这些训练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了知识迁移.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
高中数学如何加强右脑开发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实效性的措施探析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展现艺术之美,实践创意之魂
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