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数学思考能力培养的体会

2015-05-30 10:48王燕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思维训练数学教学

王燕

【摘要】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思考不是思考数学,而是更高层次的数学素质,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数学教学要改变单纯的数学知识教学,注重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形成、发展、提高,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训练 数学思考

数学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数学思考不是思考数学,而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主要体现为建立起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判断,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那么,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呢?

一、活化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发展灵活性数学思维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活动常常受到束缚。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拓宽思维领域,就有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应用》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教师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然后把一个钢球浸没在容器内的水中,要学生求出这个钢球的体积。学生兴趣很高,但一时又说不出答案,有学生试探说:“能不能告诉我们球的体积公式?知道了公式,只要找到公式中未知的量,不就可以求出钢球的体积了吗?”教师引导:“如果不告诉你们球的体积公式,能求这个钢球的体积吗?”学生一时被这问题噎住了——不知道球的体积公式,怎么求钢球的体积呢?过了一会儿,有学生提出: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求出球的体积,但是我们可以先求出水的体积。只要把玻璃容器里水面上升的体积求出来,球的体积不就求出了。这时,教师再引导:“水面上升的体积怎么求呢?”经过思考,有学生认为,可以先测出水面上升的高度,再从玻璃容器内部量出长和宽后计算体积。正当学生为此感到高兴时,我又问:“那水面上升的高度怎么测呢?”有学生马上回答道:“先记录好原先玻璃容器里水面的高度,再测一下钢球放入后水面的高度,然后把这两个高度减一减即可。”再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动手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1/4?题目一出来,同学们就立刻展开了讨论,没过多久,全班出现了多种表示方法。教师进一步再引导:仔细思考,还有没有别的表示方法?有学生说:“只要固定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两条对角线就能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话音刚落,很多同学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按他的方法去试一试。结果大家发现试下来的结论居然与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通过上述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质疑情绪,而且还帮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真是一举多得。通过上述教学,教师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训练深刻性思维

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经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不能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为了克服思维的表面性、绝对化与不求甚解的毛病,教师可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使思维深刻。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可以设置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主探究:先发给每个学生10只小圆片,要求 “试”着分成两堆。大多数学生对尚未教学的“平均分”知识,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全班学生中虽然有15%是非平均的分法,但有85%的学生已经应用了平均分的意义,即分成的两堆数量同样多。于是教师趁势就平均分的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等分的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一个一个分,或两个两个、三个三个地分,结果每堆各5个;第二种是根据估计每堆可以分3个,结果剩下4个,接着每堆再分2个,得到的结果也是每堆5个;第三种是从10个圆片中取出4个作为一堆,这时剩下的另一堆是6个,通过比较6个比4个多2个,则从多的一堆中取出1个,补到少的一堆中去。这些别具一格的“平均分”方法,只有在学生动手的前提下,结合合理的想象所得到的特殊收获。这样的操作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平均分”的概念,并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平均数”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个性化思考,发展批评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根据事实和情况,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对自己和别人的思维过程及结论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适当的争辩活动,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例如在教学《复合应用题》时,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学校买来180米电线,第一次用去60米,第二次用去85米,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了多少米?问题一提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要求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需要先求出剩下的电线有多少米,然后再利用买来的电线长度减去用去的电线长度来求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即180-60-85=35(米),180-35=145(米)。不过,有一学生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解答此题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将第一次用去的60米与第二次用去的85米相加就可以了。”听到这话,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花。有的说,没有把给的条件都用上求得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有的说,要求“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多少米”应该最后是求两数相减,而现在最后求的是两数相加,结论肯定是错误的;还有的说,问题要求相差多少米,而现在却求了用去多少米,求的与问的根本不统一,所求的结论一定是不对的。就这样,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得非常热烈,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画出线段图来分析,学生清楚地看到,剩下的电线比买来时短的米数,其实就是第一、二次用去的米数和。至此学生们才明白原来判断一道应用题的解法正确与否不应以某个字或某句话作为依据,而应该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上述教学,不仅使学生明白了道理,消除了头脑中的模糊概念,而且还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思维训练数学教学
基于语文教学的写作思维训练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