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娴
摘要: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为向社会输送艺术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一门专业。随着装饰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广告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这些新兴设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多增加。高职院校对艺术设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将通过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新型模式“工作室制”进行探讨,从中发现适合“工作室制”模式运行、开展的方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并打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新局面。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高职院校;工作室制;新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当代社会,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艺术设计作为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做出改变。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该专业学生开设的,以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特殊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原本的书本知识单一传授模式,并且突显了实践能力的培育重点。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运用的开发,将工作中的所需的专业技能具体化到艺术设计课程中,以具体的工作为案例,在课程中加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教学下理论知识的教授也在相对的减少。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也是围绕具体工作运用来进行取舍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适合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并培养社会高素质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工作室”教育模式与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契合度高
高职院校的校名一般后缀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学校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校专注于理论化知识的教学不同,高职院校更加针对学生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而高职学校设立艺术设计专业就是针对市场需求培养艺术创新型人才。据调查数据表明,部分艺术专业类的考生难以达到学校录取的要求,这类学生的成绩大多不平衡,有的绘画功底达不到要求,而有的有绘画功底却在文化成绩这部分失利,这导致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达不到招生标准,而降低招生要求,但这却是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背道而驰的。现如今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绝大多数课程仍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这种目标不够明确、资源不够丰富、过程不够简便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难以起到培育的作用。因此,针对传统模式的弊端进行及时的改革,才能够确保该专业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艺术设计工作中,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的设计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跟随潮流的发展,标新立异有自己对艺术独特的理解。然而如果高职院校一直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艺术设计教学,将导致無法达到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在艺术创造上也将止步不前。
综上所述,以实际工作需求和工作目标来制定教学课程;以真实企业工作环境来作为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平时的课堂拟化成一个小型公司来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培养社会高等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社会市场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工作室制”的课堂教学模是一种更加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兼顾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的开放特性以及专业的职业性质,是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当发展的授课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就业竞争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无疑是高等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全新的改革目标。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绝大多数课程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运用得不到好的训练。这种目标不够明确的传统教学模式,无疑忽视了社会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难以起到培育的作用。因此,针对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加强学生实践应用方面的培训是确保达到预设教学目标,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条件。
3“工作室模式”在高职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德国的“魏玛包豪斯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他三年半的学制模式是值得国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借鉴的。第一年,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为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二年,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今后的工作为目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以及工作需求和工作流程的培养训练。从第三年开始到学业结束,学校应当鼓励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将工作室视为专业课程锻炼的平台,来优化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1)要保证基础知识的掌握;(2)教师对艺术设计技能指导时,应当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想象空间,创新的思维和艺术的灵感再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灵感创作有很大的帮助;(3)实习的工作要符合学生本专业,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对专业知识和对应的工作技能得到提升。零时外聘专家对职业经验进行讲授,不仅不会打乱原先制定教学规划,还对丰富学生专的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工作室制”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模式。
轻松灵活的课堂氛围在高职院校学生艺术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下应当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缩短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述的过程,给予学生自主创新并灵活发挥想象的时间。具体的实施可以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程内容拟定相应的议题,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从旁进行引导,最后通过对学生不同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理论知识对议题进行统筹分析。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职能可以做一定的转换,以学生讲为主老师从旁辅导为辅。
工作室区别于课堂,以各人负责各人应做的事为基础。教师在工作室中是虚拟的老板或管理者,给学生分配具体的任务,负责整个工作室的管理以及运营。而学生则作为虚拟员工的身份出现在工作室之中,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参与完成不同的设计任务,并为了使自身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岗位中进行轮转。在工作室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有了密切的互动,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设计水平、个人职责等都将得到提高。教师在工作室中给学生布置的任务都来自现实企业,将学生视作企业员工来要求其制定工作计划,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再发展,同时使学生更加能适应工作需求,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默契度。
在工作室中,学生扮演的是员工或是设计者的身份,将传统的学习模式课堂上听课和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虚拟成为作为一个员工与自己的团队密切合作,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只不过在这一虚拟过程中,作为领导的教师能够从旁协助并给予自己的学生一定的指导,而不是像真是企业中那样需要员工独立完成自己的项目。通过这样的模式,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设计能力也将得到提升,是自己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4结束语
高职院校“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是适应社会进步、跟随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一项重大教学突破。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和艺术创新性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开启不仅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还打开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谭秋华.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06)
[2]叶林心.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