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红+张超+谢始群+蒋清琦
摘 要:通过推行"项目+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能提前感受到真实项目,有助于学生就业及日后的职业规划。工作室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带来很多新的教学及管理思路。
关键词:工作室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3年后月收入涨幅最大的职业类是"美术/设计/创意"。这意味着有经验的艺术设计类学生是非常受市场和用人单位欢迎的。这更意味着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市场接轨。用何种培养模式才能在学校阶段就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采用"项目+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生得到更科学、更系统,更有目的性和真实性的训练。
一、"项目+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
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本意就是培养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型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老师各自上好自己的课,对其他老师的课程漠不关心。学生也总是每门课单独上、单独考,课程与课程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且有时候不同的老师之间的设计理念和观点不同,导致课程与课程之间衔接不好,学生学得吃力,老师教的也吃力。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指以职业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对学生分方向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为最终目标。工作室专业教师和企业设计师组成,专业教师按专业研究方向做负责人,负责对工作室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按照自己适合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或专业特长进入工作室。企业设计师根据工作室内学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技术经验指导。
2、以"项目"为导向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老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主观意愿不强。想要使学生在校园内就零距离接触市场,接触日后的岗位,最直接的方式就以"项目"作为训练的教育模式。教师在新一批学生进入工作室时可以根据学生所学,选取教师自拟比较简单的虚拟项目开始操作,学生不至于无所适从。等到学生初步上手以后,可以将已完成的比较成熟的实际项目(如已经施工的真实项目或前几届学生所完成的项目)进行操作,学生可以对该项目与前人的作品相比较,找出优劣,进行反思。最后通过企业的参与,由企业提供真实项目供教师选取。教师选取合适的项目后,学生与企业的岗位对接,进入生产性实训阶段,使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方案一步步由准备材料到现场施工,再到建设完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
3、在工作室中实现工学结合
所谓"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即是工作的方向。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最好的工学结合模式[1]。工作室制能顺应市场需求,结合学生所学,以培养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开拓了眼界,在学校就大概知道日后职业发展规划。这样的工学结合就使学生更贴近工作岗位,更容易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发挥企业项目较多、技术更新快和学校工作室效率高、成本比较低,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形成良性机制。
二、"工作室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
1、更新管理理念,重新制定制度
独立且灵活的教学安排,教师自主性强,学生成绩难以认定等都是工作室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管理新要求。所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这套制度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对双方都有约束力,营造健康有效的工作氛围。包括了。工作室管理制度包括对工作室所有学员的培养计划、教学运行机制、教学岗位责任制和教学评价体系的综合管理机制等。此外由于工作室涉及经济方面,应有相应的财务、设备管理制度,并且应定时审计。
2、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考试考核机制
因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改变了以往每个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而且工作室制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有很多时间是在做"项目"中渡过,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践等内容有机的融合了在一起。这就导致了传统的考试已经不适用。即可以采用校企联合的考试考核方式。采用项目绩效考核方式,从项目的进度安排和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项目的业绩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等由教师和企业设计师共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2]。院系也可以通过企业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这种双向考核机制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使学生不断进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3、建立科学、全面的工作室考评体系
院系成立考核组对工作室的好差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考核组成员可以是院系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人员和客户等。评估一方面保证负责人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能力,将过程评价(如老师教的是否用心)和结果评价(如项目是否被采纳)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保证学生学习各个阶段的评分。由于工作室承接部分有偿项目,所以需要定期对工作室做财务审查管理。
三、"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注意事项
1、工作室负责人的选拔及培养
应严格挑选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双佳的教师做工作室负责人。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经验水平和实践能力,且灵活的处事能力。通过在企业实践,熟悉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在目前市场上流行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能知道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所在[3]。当然,这是理想化的工作室负责人,但我们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使之达到或者接近这样的水平。目前很多教师从高校毕业就直接当老师,在企业实践的经验较为缺乏,就是去企业也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静下心来以一个设计师的视角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此方面的考核,实现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高校教师。
2、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企业与工作室合作,也要遵循这个原则。如果只让企业付出,没有回报。企业是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做好工作室的。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产生各种矛盾[4]。目前很多企业员工走上工作岗位后并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我们可以让企业员工来针对性的学习,使企业在人力资源上获利。还可以解决企业的订单,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利。只有企业有利可图,合作才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加大工作室投入力度,提高知名度,创精品工作室
学校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大对工作室的投入力度,要重点发展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工作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作室知名度,创精品工作室。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品牌效益多赢。
四、结语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个新的模式,教学围绕工学结合,教师在实践中授课,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企业在实践中获利。兼顾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利益,有利于校企建设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 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 (9).
[2]周建民,陈硕,朱军.工科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1,(12).
[3]夏建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4]谭卓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4(11).
【基金项目】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题编号:MYGJ201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