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荣 丁建平 戚乐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1~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对其行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四组,对各组成像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三组患者ADC信号较低,DWI信号较高,与常规信号出现的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病12 h后患者的DWI项序列与常规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急性脑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可辅助临床医生及早发现病变的部位及判定病灶大小,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磁共振扩散成像;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28-0087-0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症状重,若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因此,如何提高该病诊断率是临床工作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1]。磁共振扩散成像方法所显示的影像学信息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很大帮助,因此应将该方法广泛应用到临床早期诊断中。回顾我院2014年1~8月60例行磁共振扩散成像辅助检查患者的检查情况,整理并分析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8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且需行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辅助检查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头痛、四肢麻木、肌张力下降、偏瘫、构音不清和小脑共济失调等,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出现昏迷。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3~70岁,平均(45.3±8.6)岁。按照发病时间分为四组:发病时间在一昼夜内的患者,0~4 h为第一组(10例);4~8 h为第二组(17例);8~12 h为第三组(20例);12~24 h为第四组(13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17~28.42)kg/m2,平均(23.54±7.16)kg/m2。发病时间均在24 h以内。
1.2 入组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患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者;体力及精力充沛,意识清晰可配合检查者;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入组观察者。排除标准:除此病外,还患有其他重大疾病者;精力不足或体力不足,意识不清、昏迷等无法正常配合治疗者;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入组观察者。
1.3仪器与方法
采用我院Siemens Avanto 1.5T 超导磁共振,采用常规MR及DWI成像对头部表面进行扫描检查。应用SE T1WI(TR/TE500 ms)、F1 FLAIR(TR/T1/TE6500 ms/1100 ms/115 ms)行冠状位、轴位及矢状位扫描方式。其中间距3 mm、层厚6 mm。DWI成像应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技术(SS-EPI),FOV24 cm×24 cm,矩阵128 cm×128 cm,扩散敏感系数b=1 000 s/mm2。
采用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对60例患者的73处病灶进行扫描,扫描结果经由临床工作多年,资历、经验深厚的影像诊断师进行会诊,结合影像随访资料,最终得出各项指标。在观察MRI成像时,主要观察病灶位置,病灶大小、形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实验中的四组患者的常规MRI、DWI指数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有意义的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形态及信号特点
各病灶形态均不规则,样式多,且病灶体积不等,多在0.7 cm×0.6 cm到10.0 cm×8.0 cm。位于基底节区域内的病灶共有41处,包括21处单侧受累、11处右侧受累及9处左侧受累,比重为56.2%(41/113);13处脑干受累,比重为17.8%(13/73);11处半卵圆中心受累,比重为15.1%(11/73);8处小脑受累,比重为11.0%(8/73)。
低信号病灶是T1WI成像中主要的表现,DWI与T2WI都呈高信号,FLAIR为等高信号改变,ADC值明显降低。举例:李XX,男,年龄47岁,呛咳,四肢无力,发病12 h。T1WI显示等信号桥脑病变(图1);T2WI显示稍高信号改变(图2);FLAIR显示等高信号病变(图3);DWI显示(b=1000s/mm2)突出高信号病变(图4);ADC值减低(图5)。
2.2 各组间MRI信号与DWI信号对比
一组患者17处病灶DWI信号为高信号,同时ADC值降低较为明显。对比常规MRI表现的等信号,得出结论,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3,P=0.013)。二组患者中,33处病灶DWI序列和ADC值与一组相同,均表现为前者明显高信号,后者降低;但常规MRI序列中,两组患者T2WI可见有10处高信号,与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183,P=0.005)。三组患者与前两组相同,26处病灶ADC值降低,同时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三组患者的常规MRI信号T2WI与FLAIR为等高信号,T1WI为等低信号,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4,P=0.006)。四组患者的25处病灶DWI与常规MRI信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3,P=0.172)。见表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依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血栓形成性脑血管病和栓塞性脑血管病两大类[2]。临床上将局部脑缺血24 h以内并可以自行完全缓解者称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症状持续24 h以上而经过一定时间消失者称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RIND),缺血症状持续24 h以上且症状不消失者称为局限性脑梗塞(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FCI)或脑梗塞。随着影像诊断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已经发现临床分型并不一定对应不同的脑缺血病变过程[3]。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医学影像学技术也在高速发展,其在诊断、预防、探查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来说,能否及时进行治疗,恢复其正常功能,与其早期的影像学诊断密不可分。通过本文所述,DWI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为及早治疗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4]。
3.1 DWI成像原理
众所周知,分子在不停地做不规则运动,我们称之为布朗运动,这种运动也就是扩散。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正是应用了分子的这种特性,将水分子的状态变化清晰呈现。核磁成像与MRI成像特点在早期就已经有很明显的差别,其对组织内水的扩散更为敏感,成像更为准确[5]。其原理为,施加一強烈磁场给水分子,由于受到磁场的作用,水分子中的氢质子会产生一个与寻常MRI不同的共振频率,导致相位消失,T2图像上的信号强度逐渐衰减。相反,在扩散运动变弱的区域内,由于扩散运动的衰减,导致无信号的衰减,反而呈现高信号[6]。其本质是加入短DSG相位与短去相位,使之重聚,从而将敏感度增强。DSG技术的应用是DWI的关键,其原因在于若想将信号改变呈现,就必须加入一定强度的DSG才能完成。如今,快速成像技术是MR的主要扩散成像方法,其中回波平面技术成像最快[7]。
3.2 DWI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应用
目前在超急性期脑缺血的诊断上,DWI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国内外的研究多数表明,其可在脑组织发生细胞内水肿的同时,准确发现病灶,其敏感性、准确性均处于较高水平[8]。在缺血区内,水分子弥散会有显著下降,因此会产生一个高信号在DWI上,且弥散值与时间成正比关系[9]。研究中一组、二组患者病灶均为高信号改变,与此结论相吻合。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10]水分子弥散是由于细胞毒性水肿而受到限制所产生。细胞外间隙会随细胞水肿程度的增加而减小,ATP代谢功能也随之紊乱,一系列病理性的变化由此产生。同时会导致血供不足,产生毛细血管灌注下降和病变位置温度的变化,ADC下降。而DWI信号与其关系密切,成反比例关系。可测量DWI影像的各项物理参数,计算得出ADC值。大量临床经验表明,由急性脑缺血导致的组织损伤程度与ADC值下降程度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现代影像诊断学认为不可逆梗死灶对应ADC明显衰弱范围,可逆性损伤对应ADC小幅度衰弱范围[11]。动物实验得出[12],在缺血时间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一些受累的脑组织ADC值出现持续减低、一次性减低或波动等不同模式,同时认为,动态观察脑缺血后DWI的变化对分析损伤有利,指出ADC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发病3 h之内,及时对病灶进行溶栓处理,可将ADC值恢复时间缩短到2 d之内。研究表明[13],细胞内血肿程度与ADC值的变动有关,而血管源性脑水肿ADC值没有任何影响,通过此项特点,可以对不同的水肿类型进行鉴别。目前的医疗手段中,DWI是诊断急性脑梗死最为有效的办法,其特异性为93%~98%,敏感性为92%~100%。但由于各种原因如T2成分和扩散的各相异性,对肿瘤等DWI信号异常的疾病,应结合ADC图鉴、T1、T2加权等方法进行疾病的鉴别、确诊[14]。
由于缺血时间不断增加,血管源性水肿会因进一步加重的原因而出现。其多发于脑梗死急性期,轻微的占位现象及低信号病灶为T1WI的主要表现,高信号为T2WI的表现,等高信号为Flair的表现;与此同时,ADC值均降低,DWI均为高信号[15]。本文中,二组、三组患者信号随着时间在T1WI序列上渐变为低信号,在FLAIR与T2WI序列上渐变为高信号。
3.3 常规MRI序列和DWI结合
病变可以根据DWI和T2WI结合检测进行分期,分为慢性、急性和亚急性三个时期,并且均表现等信号或高信号于T2加权像上。但ADC值则有所不同,根据此点,通过结合DWI和T2WI鉴别病灶时期更有说服力[16]。
综上所述,运用MRI的DWI扫描技术,可在发病6 h之内精准发现病灶并显示其位置,将病灶进行分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汪有锦,姚群立,滕皋军. 7.0T磁共振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缺血半暗带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10,7(90):1773-1775.
[2] 侯晶晶,王春雪,张宁,等.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抑郁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8(31):267-268.
[3] 何洁,卢洁,许英路,等. 核素显像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8(2):281-283.
[4] 孙占用.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构及功能影像学与认知的关系研究[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3.
[5] 史晓红,连建敏,窦社伟,等. DWI和PWI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7(15):19-22.
[6] 陈耿. 文拉法辛对急性脑梗塞后运动功能恢复作用的横向及纵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7] 王宝军,李美琳,王建利,等. 弥散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磁共振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7(5):265-268.
[8] 滇宰荣.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头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脑功能重塑机制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9] 赵俊平. DWI与MR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11(3):228-229.
[10] 陈涓. 一站式CTP-CTA与磁共振ASL灌注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D].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
[11] 雷立存,杜亚强,何丽,等. 深部脑白质缺血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R扩散张量成像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0):737-740.
[12] 侯波,有慧,王含,等. 多系统萎缩弥散张量成像的基于体素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5):363-367.
[13] 陈松,梁治平,徐武华,等. 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应用评价[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3):2110-2113.
[14] 郭会映,孙芳,张宗,等.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扩散张量成像研究[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 14(4):309-315.
[15] 徐群,陈生弟.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痴呆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0(1):301-306.
[16] 王秋艳,赵洪海,周文花,等. DWI联合MR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14,11(2):84-87.
(收稿日期: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