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畏惧心理 激发写作兴趣

2015-05-30 23:00罗庆茂
东方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初中

罗庆茂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语文学得怎么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把作文指导训练辐到日常教学中,采用多鼓励,少要求,常仿写、练笔,多途径丰富学生素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初中;写作教学;畏惧心理

谈到写作文,不少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难”。究其原因,首先,主要是学生本身对写作的认识和态度问题,由于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导致不少学生视作文为苦差事,一到作文课就眉头紧锁,凑合了事,平时更是懒于动笔,其次,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和鼓励,加上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觉得难见效又费工夫,干脆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怕”作文,甚至谈“文”色变。

那么,教师该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独有思维方式,对其写作心理问题进行有效指导,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写作活动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进行的,“文章不是无情物”,作文如果没有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赋予作品以灵魂,就如同生命失去了流动的血液,没有生气。在古代,就有文章乃情之所为的说法,白居易在《与元九书》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作文之形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和感情两端……”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极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情感亢奋或情绪反应的刺激手段,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将学生的情感唤醒到最佳水平,比如引领学生领略古诗词的如画意境,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都是作者倾情于景的经典写照。笔者始终认为写作是在作者的情感支配下进行的,所以作文教学的首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二、扎根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写作则是将所见、所听、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拓宽生活面。与此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为以后的习作累积丰富的写作素材。

以人物描写为例。学生最常接触到的就是同学、老师及父母,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从身边的人开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选一位自己熟悉的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从发型、脸型、眼睛、表情、标志动作、口头禅、穿着打扮等,不用面面俱到,到必须要抓住其主要特征,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动笔写。这样,不少原来作文都觉无话可说的学生也感到有话可写,作文也不再空洞无物,显得颇为生动有趣。比如有个学生描写他的邻居就颇为传神:“我邻居大伯50岁左右,皮肤黝黑,身材干瘦,整个手掌干裂,手节骨粗大,手指甲里塞满了黑黑的泥巴,这是常年在地里干活的造成的。穿着朴素、破旧,鞋面上时常沾满了泥点……”整段描写真实自然、生动形象,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经过反复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写作素材不断丰富,并不时能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三、多练笔,表达真情实感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笔者提倡学生多写多练,勤练笔、多练笔既可以改变学生词不达意、语言贫乏的现状,还可以丰富生活,把平时阅读累积的写作素材组织运用于习作之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写日记、写片断,鼓励学生多写些小短文,可以是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写自己碰到的趣闻,写自己所想,这样,学生因无所顾忌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欲望,写的文章大都是真情流露,能较好的表达自己对事对物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厌倦心理,还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多读广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学生若是仅仅靠阅读几本课本,而没有广泛阅读,想要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名著给学生选读,并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报纸杂志、音像、网络等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在阅读种类上,教师不必一定要限制在名著范围,而应让学生广泛涉猎,读多门类的经典书籍,科技、文学、地理、天文、军事、历史、幽默笑话……这些都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摘记的内容可以是俗语、格言……还可以是动人的抒情、精彩的描写、精辟的一轮,甚至是精彩广告语、古代名篇,歌词、短信……,分类归纳记錄下来,平时多读多背,熟记于心,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力求博闻强记,以图备用。

五、适时鼓励,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这样的指示:教师对学生想以希望,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适当运用“期望心理”,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畏惧作文的差生,更应鼓励为主,用激励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于有畏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面对面的指导,真诚地与他们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支持和信心。批改作文的时候,尽量委婉亲切,和蔼友善,以与朋友交心的口吻,对于写得好的及时表扬,对于写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努力寻找文中的亮点,即使是一个词、一句话用得好,都要给予鼓励与肯定,使他们对写好作文充满信心和希望。

总而言之,初中作文教学的完善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教师要善于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多读、多写、多想的良好习惯,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写作,乐于写作,使学生更快地提高写作水平,真正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玲,《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J],科技信息,2014

[2]张婉珍,《克服学生写作畏惧心理培养良好写作心态》[D],华东师范大学,2011(11)

[3]刘组元,《从学生作文心理探究初中作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08

[4]尚贵锁,《培养写作兴趣 消除畏难情绪》[J],陕西教育(教学),2010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初中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