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学习历史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培養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了促进初中历史教学过程的高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随着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思路已经不能够适应教学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填鸭式”的学习状态,这样自然就不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就需要对初中历史教学过程进行创新。
一、教学理念创新,轻松课堂教学
要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教学理念,只有教学理念创新以后,才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统帅的作用。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却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进行创新的时候,就需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建立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关注教学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二、教学手段创新,激发学生兴趣
对初中历史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是整个课程创新的根本。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就是一本书、一块黑板,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教学质量不高,而且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比较痛苦。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就需要将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手段应用进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被动态的教学内容吸引过来,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学习初中历史“甲午战争”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如果仅仅是看书本上的文字是难以感受到清政府在海事上的落后,但是如果让学生观看有关甲午战争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当时战争的惨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学生再对课本进行阅读的时候,就会感同身受,因此在分析甲午战争反映的社会现实时,学生就能够正确分析。此外,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来进行主动的学习,能够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三、师生关系创新,提升学习动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远远不足。这样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个性不能够发挥出来,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就需要对师生关系进行创新,教师要站在和学生平等的角度和学生进行对话,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起来理解与信任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为安全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权利,不要用统一的答案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束缚,只要是言之有理的就应该受到鼓励。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比如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有的同学认为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而有的学生认为工业化带来了世界环境的恶化,此时教师需要尊重不同学生的意见,要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比较分析,尽管工业化带来环境的变化,但是要促进国家的发展,工业化是必须的过程,但是就需要在工业化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经过这样的一个自由交流的过程,学生对于此处的知识点就会印象深刻,再遇到课堂讨论的时候就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队伍创新,扎实教学质量
要实现初中教学质量的创新,尽管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但是创新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还要是老师,因此就需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素质,使教师能够勇于改变自己以前的教学观念,学习现代化的教学观念,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然后将这些教学理念应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起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教师在加强自身的创新型教学能力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教师知识的渊博,从而使学生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
总之,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创新已经势在必行,在进行教学创新的时候,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陈纯平.初中历史教学合作学习的探究.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