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敏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极为重视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是确保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必须要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有效地调整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其次,深入探讨了新课程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价值。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特点;构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师生关系所决定的。”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那么任何教学理念都无法真正落实。新课程实施以来,极为重视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也是确保新课程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有效地调整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起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居高临下的领导者,而只是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真诚的赏识者、谦虚的倾听者,教师务必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做学生前进的引路人。在这种氛围里,学生能够指正老师的失误,老师也可以指出学生的错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自信的素质。
2.师生关系应当是共同发展、互相学习的
21世纪是知识时代,各种信息、各种知识都呈爆炸式涌现,这样一来,也挑战了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的权威地位。虽然教师在知识的专业度方面要优于学生,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应当是共同发展、互相学习的。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要争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要最大限度地摒弃生硬的知识灌输,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朝气、敏锐来影响教师。要让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共同走过、共同成长、共同探讨的美好历程。
3.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融洽的
基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潜力、学习主动性会在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时得到更大发挥。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可以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可以让学生感知到自身的价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必将会成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以此来温暖学生心灵深处的内心世界。
二、新课程下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逐步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自己要做到少而精(讲得又好、又精、又少),多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基本情况,一方面,要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及时掌握,将教学的难点、重点进一步突出,只有这样才可以分清主次,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讨论课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要刻意支持某种观点,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2.教学中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创新和突破,它是在长期经验知识的积累、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突发的学习灵感予以及时诱发和捕捉,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构思、违反常规的解答、别出心裁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及肯定。
3.确立学生为主体,优化学习方式
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造更多自得、自动、自学的机会,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凡是可以不讲的内容,教师尽量不讲,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例如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自学,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总结,接下来就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学生很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练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要进行精讲点评,然后再练习,再点评。
4.建立新型的教学评价
众所周知,教学评价具有改进、反馈、价值判断、激励、导向的功能,有效、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评价内容要全面,既要重视评价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又要重视考查学习能力、学习技能。其次,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他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多给学生鼓励性、指导性、诊断性评语,以鼓励为主,少直接批评。再次,要让评价途径、评价方式实现多样化。既要重视定期评价,又要注意在独立作业、巩固练习、讲授新知识、复习检查等教学活动中做到随时评价。此外,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这样才能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万劲,邓达.浅议现代教师权威的合理建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3(6):112-114.
[2]张良蜀.浅论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权威问题[J].云南电大学报,2003,13(4):109-113.
[3]马向真.论合作基础上的教师权威[J].教育评论,2003,19(6):191-194.
[4]李晓蕾.正确认识现代教师权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4(4):100-104.
[5]刘灿群.基于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权威反思[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5):143-146.
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