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道德渗透

2015-05-30 22:00梁桂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案例

梁桂平

【摘要】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教师越来越重视分数、成绩的魅力,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然而道德教学是必须的,而且是重要的,作为语文老师,更应该润物细无声,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渗透。

【关键词】道德渗透 文言文教学 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075-01

一、当代道德教育的问题

人类物质文明越发达,对正义、善良与美德的需要也愈为迫切。去年,作为明星之子的李天一,在人生最灿烂的十八岁,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道德错误,等待他的只有铁窗高墙;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投毒后死亡,林森浩也将为自己的残忍行为付出生命。这些事件的发生正警示我们:道德的缺失已从社会一点点蔓延到校园。从2001年起素质教育取代了应试教育,但现在走进各个高中院校,素质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道德教育形式化

人要有理想,理想的存在让人生充满色彩和力量。但是理想不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天天喊着,就可以产生的,也不是在墙上挂上“理想”、“奋斗”就可以实现的。曾在一次教研时,看到这个学校的墙上挂着著名大学的简介,每层有个读书角,放置着优秀报刊和名著佳作,这样的氛围想不奋斗都难!

(二)道德教育知识化

长期以来,面对高考折扇大门,虽然国家年年扩招,仍然有很多学生只能望尘莫及。在严峻的升学压力下,德育往往成了知识教育的附带品,很多学校甚至将德育教育变成了一张卷子,只是用来应付升学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道德怎么能用分数来衡量?

(三)道德教育世俗化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实效”,被利益所驱使。在一些学校,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考不上大学,高中就白念了,拼了命也要上大学!每天将学生埋在题海,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这无形中让学生产生结果是最重要的意识,并想尽办法的达到目的。可以想象这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人生观造成多大的伤害。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渗透

面对现在道德教育的种种弊端,我深感语文教师的责任重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德育有这样的要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应改变想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道德渗透。

(一)要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师说》中对“老师”做出这样的解释:“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管理者和示范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注重教學中的道德渗透

教学过程是传递知识的主要过程,更是进行道德渗透的最佳时间,而最能传达道德思想的要数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中国地方文化的源流和根脉,其基础性地位无人敢撼动。高中古文可谓博采众长、蕴含深厚,如《陈情表》、《师说》,除了在知识上对老师提出高要求外,阅读鉴赏的环节也不能忽视。根据《课标》的要求,在阅读鉴赏方面,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三、文言文教学中的道德渗透案例

下面通过几个我的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渗透。

(一)从《烛之武退秦师》探讨交友观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老师的任务重,因为初中不着重讲文言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等,所以大部分高一新生对文言文学习还是一片空白。我在教授《烛》时,当学生完全掌握本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之后,留出一点时间,提出问题:本文出现了晋侯、秦伯、郑文公、烛之武、佚之狐等人物,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做朋友,你会选择谁?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有的学生喜欢“利益至上”的秦伯,立刻有同学对他嗤之以鼻,我建议这位同学课后反思,希望他通过这个过程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改变。这个自我展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同学们的相互质疑争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交友观。

(二)从《鸿门宴》探讨人性的弱点

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作者成功的借助《鸿门宴》里的矛盾冲突刻画了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为项羽的悲剧埋下伏笔。所以在讲授完内容后,我都会留一节课让学生进行人物评析,指出他们性格上的优劣。学生站在讲台上对各人物进行评论,最后我和学生共同总结成功人士必备的性格特点:善于交友、能言善辩、善用人才、聪敏谦卑;不讨人喜欢的性格特点:急躁易怒、肤浅自大、不善交友、妇人之仁、没有原则。在总结完历史人物的性格优劣之后,让学生自评或者互评性格,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便于在以后改掉不足,快速成长。

(三)从《劝学》探讨知识的重要性

进入高二,学生进入学习的瓶颈期,很多人开始在学习上动摇,此时一篇《劝学》文章,长于说理,善用比喻,凝练质朴,因此学生很容易理解“知识在于积累”这层含义,也看出积累的重要性。在学完这课知识内容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查阅相关资料,看看知识除了让我们“博见”、“假于车马”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知识的巨大威力,知识不是一日学成的,然后又给自己定了目标。

四、总结

通过每一次的教学尝试,我收获颇丰,至少我不愧对于老师这个称呼,在高中三年,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认识了自己,找到人生的定位。我希望通过努力,让他们充满自信、健康阳光的走向社会,成就他们人生的精彩!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