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冬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传统的机械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本人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指导问题解决的策略三方面入手,浅析如何利用提问来学好高中物理。
[关键词]高中物理;提问式教学;问题情境;提问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集中全力,思维活跃,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心理力量,这是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效的精力去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问题解决活动才可能会有真正的生命力。
1.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1)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障碍。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思维过程的分析,教学评价指标也只注重考试分数这个单一指标,或注重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忽视解答问题的过程,致使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失去了很好的机会。学生在这种传统的单向信息传递的教育方式下,比较习惯于教师讲解和记忆现成的结论,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不敢大胆质疑和猜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问题意识的形成。
(2)教师权威障碍。教师权威是指学生在崇高人格的养成、文化知识的占有、人生经历的丰富诸方面对教师作用的认可和对教师形象的崇拜,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由于道德和理智都不够成熟,学生认知方式更多的是模仿,还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教学是追求效率的认知活动,教师的指导又不可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核心地位非常明显,学生的自主性难以真正体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改变,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强化问题意识。
2.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策略。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等途径来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首先,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巧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如在学习“反冲运动”时,先提问学生“生活中都有哪些反冲现象”,再提问“烟花是如何飞上天空的?”“火箭是如何把人造卫星运到太空去的?”这些物理现象,是学生既熟悉又无法解释的问题,使他们好奇不已,形成兴趣。再者,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是最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也最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实验,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讲“大气压”的时候,杯能装水,纸能托水吗?设计演示实验:用纸将水托起来,且朝各个方向都能够托住,使水不流出来。当学生看到出乎自己想象的实验现象时,个个情绪高涨,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启发学生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其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实验内容的魅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研究和分析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2. 联系社会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情境,以及所关心的热门科技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例如:①为什么你在行驶的火车上发现近处的树木后退,而远处树木前进? ②为什么赛车跑道和火车轨道拐弯处是倾斜的?③为什么小汽车前面的玻璃是倾斜而非竖直的?这一系列现实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表明:在“新旧知识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为基础,这样才能找到“新旧知识结合点”,诱发学生的探索活动。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后,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很多学生认为,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会分出胜负,而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牛顿第三定律?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让高大壮实的男同学(体育委员、脚穿溜冰鞋)与一文静瘦弱的女同学现场进行拔河比赛,问同学们女同学能赢吗?为什么?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强烈的知识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能够形象生动地模拟再现一些物理过程,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指导问题解决的策略
物理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物理问题解决的内涵是:面临一个具有一定新意的物理问题,力图寻找有关的概念、规律、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从而达到目标的一个心理过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学生具备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引导。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科学,学习物理离不开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生活体验。在研究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复杂情境的表征出现问题,原因可能就在于学生的经验缺乏。離开客观世界去学习物理,无疑是错误。当前很多学生只能在课本里看到物理知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实际。增加学生的物理体验,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对于不同的实验采用不同的实验方式,但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有了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会更好的理解物理情景,通过表面发现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从而正确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达浩.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读与 写(教育教学刊),2012,09(10):123-126.
[2]左渤.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J].科教导刊 (上旬刊),2014,07: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