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燕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很强抽象性的综合学科,正是由于数学的这些特点使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其望其却步,职高生这一数学基础相对更差的群体更是对数学缺乏热情、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各科教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直观、生动等多功能技术,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为学生系统构建数量计算、数据处理、空间研究等数学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教师创造轻松、交流、动态的教学氛围提供有利条件.本人以高教版职高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对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高数学;多媒体技术;三角函数;数学教学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综合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并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会不断进行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空间想象、归纳概括、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结果建构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但也因其高度抽象的概念、简洁的教学语言、严密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方式使大部分学生难以学好数学.对于职高生来说,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教师们的教法更是各显神通.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引入,为传统的职高数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教师们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文字、图形、动画等多样化方式,把数学规律和运用过程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这样多种感官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瞬间燃起,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三角函数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好这一章对学生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此章节进行教学实践,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那么在课程的起始阶段有效导入新课,迅速吸引学生眼球、集中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思绪带进课程内容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教师们要弃掉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大容量、多趣味、图文声并茂等特点设计好每一节的新课导入教案,为学生创设出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才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器官参与,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在最佳的状态下学习新知识.
笔者所在职高的任教班级文化基础较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数学成绩更是不忍睹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严重缺乏,很多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因此笔者在导入三角函数这一章的新知识学习时,首先得设计出较为简单的案例学习,让学生产生对三角函数学习兴趣.
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章时,考虑本章节多为定义讲述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笔者在进行新知识学习时,通过多媒体向同学播放小明和家人到游乐场玩摩天轮的视频,精彩而又刺激,这视频纷纷引来已经乘坐过摩天轮的同学热烈讨论和未乘坐过同学的好奇心,于是,笔者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数学摩天轮之旅,请同学带着问题再细看一次视频,然后进行回答好吗?”同学们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是枯燥的数学题,兴致勃勃地说,“好”.
问题如下:如图所示(图略):摩天轮的半径为15 m,中心点O离地面为25 m,现在小明已在摩天轮,5秒后小明会从点P以每秒1度的速度逆时针转动,请问35秒后小明将会离地面多高?
许多学生有着摩天轮亲身的体验,对问题解决的自信心会自然提高.摩天轮的转动与角的终边转动表现相同,转轮的周期性与角的任意性也基本一致.所以通过呈现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情境,自然而然地吸引学生注意从而进入本节的课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显然,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数学新课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极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重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学业水平偏低的职高学生来说,复杂问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方式加以简单化,会让学生对数学改观,觉得数学通俗易懂,从而慢慢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和恐惧心理.
二、多媒体讲授知识,突出学习重点,培养创新能力
如上文所讲,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概念的学科,大部分的知识都要结合图像获得.相当一大部分的学生由于无法获得相对实质的概念理解,往往只知数据表面而不知规律结论的形成过程,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手段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所以学生对数学的后续学习会产生困难,对重点难点知识更加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上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再加上适当的声音改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的变化,以静化动,以抽象化具体,以模糊化直观,以无趣化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系统进行数学学习,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减少学生自我想象的困难,更好地进行重点难点教学,为提高课堂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正所谓“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在《正弦函数图像》这节课中,教会学生用五点法画出正弦函数简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便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把正弦函数一个周期内的两个端点、最高点、最低点及中点这五个点的位置和坐标明显标注,再用动态、颜色鲜艳曲线将这五个点连接起来,在电脑上把一个正弦函数一个周期内的图像画出来了,让同学们清楚明白的看到整个操作过程.
在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在电脑室进行y=Asin(ωx+φ)+b的函数图像变化的内容教学,利用电脑直观地观察此函数变量A,w,φ,b,对函数图像的影响.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知识回顾后,指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在电脑上先进行以下函数的图像操作:
几何画板有着强大转换动能,只要学生输入对应的几个数据,就能得到相应的三角函数值;随着鼠标拖动改变A、w、φ的值,正弦函数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小组讨论,并通过调整A、w、φ的大小来观察图像变化,便能容易自行得出这些变量对图像的影响,总结出图像变化规律.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高,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例如在研究综合性问题y=sin3x+π2的图像变换时便产生了分歧:
甲同学认为做法应该如下:先将y=sinx的图像向左移动π2个单位,得到y=sinx+π2,保持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3倍,就可以得到y=sin3x+π2.
乙同学却认为应该这样变换:先把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3倍,得到y=sin3x,再向左平移π2个单位得到y=sin3x+π2.
课堂立刻热闹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于是笔者建议同学们把以上问题在几何画板上检验一下,看看哪种答案是成立的.最后同学们得出结论:两种变换方法都是可以的.笔者便再一次确定同学的结论,说到:振幅变化与周期变换和相位变化是没有联系的,相位的变化主要是根据周期来确定.
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在黑板上手工绘图展示不仅耗时工作量大,在周期和相位的变化让学生得不到清晰直观的演示,效果教学极差.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形象、动态演示进行教学,不仅弥补了职高学生作图能力差的劣势,更提供了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作图观察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知识,应用知识.
三、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多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us提出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在学习完后的24小时内遗忘的最多最快,所以,防止学习后便遗忘的最好办法就是课后练习.这要求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要紧扣教学目标、能够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不是随便在教材课后练习或者练习册上勾画几题敷衍了事.运用多媒体布置课后练习,可多样化设计出相对应的巩固练习,不仅省去了板书的时间,而且可以给学生提高大量的信息和练习内容.
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练习题笔者一般都是作为辅助性的练习材料,学生自主选择做与不做的空间比较大,因为笔者一般自行设计出练习题并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
例如,数控专业的同学们在学习完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后,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与三角函数变量值的相似关系.视频中发电机的转子在转动,接在电路中的小灯泡一亮一灭的非常有规律,笔者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交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观察电流强度随着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情况是否符合三角函数的特征.
于是,笔者便将作业布置为如下:请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如上述演示的类似三角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并将具体的操作情况分享给大家.一周后同学们将结果一一呈现给大家,成果挺丰富,如:钟摆的运动、沙漏演示、波的传播等等.这些例子都与函数表达式有关,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更强化了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为他们在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实践证明,不管是三角函数还是其他知识的教学,职高数学教学确实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新方式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几何直观性和数形整合性给数学这门严谨的学科注入新活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为学生创设出具富启发性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领悟数学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更让学生由“听、讲”被动的学习方式改变为积极参与、观察实验、主动思考,系统地构建自我知识体系,为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还有很大的改正空间,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寻找、开发出更好的与多媒体结合的数学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龚运勤,唐振球.架起数学史成为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桥梁[J].数学教育学报.2011(06).
[2]汪晓勤,王苗,邹佳晨.HPM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设计:以椭圆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1(05).
[3]张奠宙,孔企平.21世纪前10年数学教育:预测和回顾[J].数学教学.2011(01);
[4]王波,杨耘,张文.几何画板软件在两个重要极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