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虹
【摘要】初、高中数学教材及教学要求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给数学教学由初中向高中的平稳过渡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入学阶段研读教材,从校本出发,注重教学中的各类衔接点,最终实现初、高中教学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校本教研
如果把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类比为各学段老师们的接力赛,那么我们初高中老师们就是接力赛中两个相邻接力区的运动员.要想赢得比赛,接力区的交接——初高中衔接,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高中数学是建立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但由于课程改革,一些初中不在课标范围内的内容或非重点的内容恰是学习高中数学不可缺少的知识技能,因此初高中知识不衔接问题在现在显得较为突出.很多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中就碰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继而对高中数学产生惧怕心理.如何妥善处理好初高中数学之间的教学矛盾,使初高中数学教学能有机地整合并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这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必须关注并作出应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几年来,我校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校本教研的角度出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就谈谈我校教研组的一些做法和个人的思考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引发争鸣.
一、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是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基础
不少高中教师有这样的体会:高一的学生最难教,一些问题讲得很透彻了,但学生还是很糊涂.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老师刚刚完成高三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要求还停留在高三学生的水平上,对高一学生的要求过高,人为地提高题目的难度,使得部分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害怕数学.还有的老师则是不清楚初中的教学要求,不知道学生究竟会什么不会什么,凭着经验进行教学,从而导致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接地气”.因此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基础是了解初中教学,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二、做好新生入学准备工作,发挥集体优势,寻找初高中教学中出现的断层
高一新生进校后,我们具体从入学教育和摸底测试两方面入手来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准备工作.
(1)入学教育.教研组安排高一数学组教师准备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用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的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另外在每年一次学校的数学周活动中教研组会安排学校的资深教师专门为高一新生作《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讲座.
(2)摸底测试.通过测试,进一步摸清学生在知识点断层上的缺失程度,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衔接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研读初中的教材和大纲,教研组总结归纳了如下的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的“脱节”:
①代数方面:立方差与立方和公式,二次项系数不为“1”和三次、高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二次根式中分子、分母有理化,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等.②几何方面:很多概念(如重心、垂心、中心等)和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射影定理、相交弦定理、圆的相关性质定理等),图形的变换(对称、平移)等.这些内容在初中已不作要求或要求较低,但恰是高中学习不可缺少的.
另外,像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在初中教学中大大弱化,不利于高中知识的讲授.
对于以上断层,我们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逐一研究如何填补和修复,结合区衔接教材,进一步讨论研究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目前已经形成一份基于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衔接教材,并配有课堂练习和回家作业.从我校2013、2014届学生使用和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素养方面与我校2011、2012届学生相比,有显著的提高.
三、教学中的各类“衔接点”的具体分析
(1)知识点上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也就是说衔接教学不仅仅是高一开学初的一两个星期根据校本衔接教材进行教学,也贯穿于高中的新授课中.挖掘并处理好这些衔接点对高中的教学也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特地进行了相关的教研活动,总结出了很多的衔接点,如函数性质的推证,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化简、求值,立体几何中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它们有的加深了,变得更加抽象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例如初中平面几何中有: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这个结论在高中立体几何中不再成立,而学生极易混淆.因此,重视并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少,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达到各个击破.但是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双基”培养能力.这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不适应.鉴于此,我们的做法是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逐层落实,并在概念的思辨中不断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若能与初中知识点结合的话,可以引用一下,这样可使学生感到熟悉感;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课本中的“双基”,后变通延伸,拓宽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3)指导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上课感觉听得很明白,笔记也做得很认真,但碰到自己独立做题时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初中数学成绩基本上都是120分以上的,怎么到了高中都快不及格了”……这是很多高一学生的感叹.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学法方面还没及时地调整.在初中,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考试时,一般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都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肯定不能适用于高中学习,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做到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等等,使之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4)情感关注度上的衔接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同学、新教师……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其次,经过紧张的中考,进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此外,我们学校是区重点中学,大部分的学生在其原来的初中班级里都是学习成绩中上水平的学生,受到老师的关注比较多,进了高中后成绩上没有了以前的优势,不再受到老师的“青睐”,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落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衔接过程中也要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四、凝聚集体智慧,开展课堂研讨活动
针对某一课例在教研组内进行课堂研讨活动.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多种形式,研讨衔接教学进程中的有关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以期提炼出各个阶段衔接方面的共性问题与解决方法.除了学校内部的课堂研讨,我们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进行校际交流,跨区交流.同时我们也鼓励组内教师进行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个案的研究,获得教学教研成果,参加区的评比.组内已有多名教师有关于初高中衔接的论文发表和区级课题的申报成功.
总之,对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衔接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对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进行研究、探索、尝试,摸索出一套更好更完善的衔接方法,为我们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