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昶荟
摘 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时代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和践行具有时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手段。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重点分析了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问题。力求找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主体性;策略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然而,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落实。这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具体策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
论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相关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会在平常的基础上加倍提高,兴趣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景教学,也可以通过讲一些故事、做游戏或者是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承受挫
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斗志和好奇心。可见,自信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走向成功的必要保障。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积极地给予表扬,对学生犯的错误也要恰当引导,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比如说,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出错的时候会非常的不安和焦虑,害怕老师的责备,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此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解释时间,同时要告诉学生,没有一个人是不会犯错的,犯错是正常现象,以宽慰学生紧张不安的心理,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提供自主构建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学习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新的经验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自己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那么,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构建的时间和空间呢?
1.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教师要明白,学生在构建新知识之前,必须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要为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比如教师在讲授非整数除法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整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这样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非整数除法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融合。
2.通过学习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经历构建过程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学生特征的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和学习氛围的情境,利用这种情境给学生带来情境体验,引发学生的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说,教师在讲授关于圆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生活中各种各样圆的东西,比如说马车轱辘、手表盘、吃饭用的圆盘等等,为学生设计接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注重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鼓励学生寻找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
及时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表扬,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
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有广阔的思维空间,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要有多种答案,以激发学生不同寻常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除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需要探索和践行各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构建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和现状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2]韩旭.浅谈如何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5).
[3]吴友弟.构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探索与思考[J].才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