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尊重大于解答的完美

2015-05-30 22:53江波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4期
关键词:万里长城长城笔者

江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对学生的解答与成长常常追求完美与统一,在一线教学中,笔者发现在完美期待中成长的学生天性被过度驯化,缺少自我的舒展,常把更多的精力用来适应,难以征服自卑与虚荣。松下幸之助说:“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而加以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理智也会被个性牵着鼻子走,教育是因材施教,人格的尊重大于解答的完美。

一、同一个教材,不同的学生却有不同的学法

苏教版初中语文是分单元按主题来编排的,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长征之歌,第二单元是爱国情怀,第三单元是至爱亲情,第四单元是江山多娇……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和写作的,面对这样的文本,有的学生喜欢站在宏观的角度,先画一个知识树,将各章节的要点分列出来的;而有的同学却是走马观花式的,爱我所爱——看他们喜欢的课文,不喜欢的先放一边,管他什么布局不布局的,上到的时候自然会去应对,他们自认为随性所至,未必学得就差。每个学生的学法,不求统一,只求适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摸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以一些参考性建议,至于他们肯不肯做,不必勉强的。“知其所止”才能“止于至善”。作为教师,要知道引导学生引导到什么程度就打住,许多时候不是讲得越细越好的,有时要让他们自己跌跌跟头,他们才知道少犯或不犯不必要的错误,才能更注意对细节的关注。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专题《长城》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有的同学粗粗地读了一下《万里长城的构造》《万里长城断想》《长城万里行》(节录)和《我还没有见过长城》(节录),问他们收获些什么?他们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接着笔者启发他们再读全文,一篇篇地看,想一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的,同类题目,每个立足点有什么不一样?带着问题去看,他们边读边想,慢慢地就理出了文章的路线。有的同学急于解答书后的问题?就直接从手头的资料上或手机搜索找现成的答案,光看这些答案本身确实是无可挑剔的,然而,从实战的角度看,实在是有不如无的。笔者见到这种情形,没有直接去点破他们,而是让他们从文本中找句子论证答案的正确性,学生通过二次读书,是能从书中找到答案的。如书后问题:“多位作家从政治、历史、文化、建筑等不同角度谈论长城的价值,他们的共同认识是什么?不同之点又在哪里?”直接网搜或辅导资料找来的答案大多是“共同点: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意志!不同点:理解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看法!”而要让他们从文本中找出原话来论证时,他们才真正知道答案原来是怎么来的。

二、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要给以不同的解读,就如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勇敢”以不同定义一样。胆小的学生他们的答案只要有一点合理的成份,都要大加赞赏,鼓起他们的信心;而对优等的学生却要严要求,以促使他们在细心上多作努力,向纵深处探究,形成自己的独立的,甚至是独到的见解,引导他们查阅运用最新资料,收集相关的故事、传说、成语、民谣等制成相关的卡片,让他们做全班的领头雁。

如笔者在教学《长城》时,在讨论万里长城的构造时,一个中下水平的学生说:“墙身平均高度7.8米,墙基平均6.5米宽,顶部只有5.8米。”“城墙的台子分作两种:一种……另一种……”当时,笔者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很开心,一是因为他也能认真地读书了,而且也能收获这么多,我是很肯定他的长进与眼光的。同样的问题,笔者在另一个班级,一个优生也这样回答的时候,笔者却反问到:“长城的墙身、墙基高度真的像你所说这个高度吗?”这个学生再读课文马上纠正到“这里的数据是专指‘明朝所筑的居庸关至八达岭这一段长城的。”笔者接着追问到:“作者在说构造时,主要用了什么方法?主要围绕长城哪方面功能来说的?”因为是追问,学生缺少阅读和反馈的时间,所以,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不要特别地较真,要引导他们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因无穷追问让学生产生恐惧或厌烦。

三、同一个文题,不同的手法写出不同的效果

同一个文题,不同的作者会从他的生活经历和他擅长的手法去表现,就如《长城》专题一样,罗哲文是文物专家,他看长城的角度与常人自有不同,一块砖、一块石、一个洞、一座房甚至连一缕烟,他都去认真地考证,考评其来历,考证其用途,信笔写来,写出了《万里长城的构造》。而吴祖光是学者、是剧作家,他就写《万里长城断想》,节选的《万里长城断想》说“随着时光的流逝,万里长城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而对孟姜女断想却想了很多,这些都反映了不同的作者不同的眼光。

在学习《长城》专题,笔者在班上开展了一次“长城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的同学写议论文《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有的同学写课本剧《孟姜女哭长城》,有的写小说,讲秦始皇穿越时空来和吴祖光理论,从公从私,两人打起了口水战,有的还组合相关的图片诗歌故事,做起了长城导游,写起了导游词。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写法不同的效果,异曲同工。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以人为中心,先有学生,其次才有文本,答案,是人答出来的,人的可塑性永远强过暂定性的答案。

猜你喜欢
万里长城长城笔者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万里长城”真的有一万里长吗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老师,别走……
守护长城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