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散文写作

2015-05-30 10:48:04吴永福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孙犁铁道背影

冰心在《写作经验琐谈》中说:“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散文写作,强调的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这样自述写作的经验:“我写《背影》,应因为文中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这里虽讲到写实,但更在于情感的动人。具体地说,情思便凝聚在背影上。行文中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表明观感的对象或所要表达的侧重,文中所写,除了过程的交代及必要的铺垫外,笔墨都集中于背影。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后,又为儿子买橘子。正是在这个场景中,出现了父亲那感人的背影。“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可以说,本文的特色就在于凝起所有的情思,并聚焦于背影,从而在表现上形成一个特写的镜头,用以传导出父子情深。其中虽有一些缓和的笔调,比如嫌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还有过分的担心及生气等,但这并未能释去那种深情,反而另有一种映衬作用,正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散文写作,最可贵的就在于真,从而使散文有别于小说的虚构。孙犁在《读小说札记》中说:“我晚年所作小说,多用真人真事,真见闻,真感情,平铺直叙,从无意编故事,造情节。”而在《论情节》中说:“小说的情节,就好像人体的脉搏”。“情节要求的是真实,它的生命的基础是作者的丰富的生活经历。”从这里可看出孙犁写作的转向及对真实的认同。这还是针对小说而言的,至于散文就更是如此了。孙犁在《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中说:“散文之作,一触即发。真情实感,是构思不来的。”又说,“不管文章长短,题材如何,大都是我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思想所及,情感所系。不作欺人之谈,也不装腔作势。那样就会不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真情实感。”这些写作心得,甚为可贵。也可谓写作的基点,是一种朴实的人生。作者的人生观,正相通于写作观,对人对已都是这样。比如写战友,“我所写的,只是战友留给我的简单印象,我用自己的诚实的感情和想法,来纪念他们。”“我所写的是我们共同战斗经历的一些断片。我坚决相信,我的伙伴们只是平凡的人,普通的战士,并不是什么高大的形象,绝对化了的人。”(《近作散文的后记》)这些话,反复地表明作者写作的心态。但在这种心态下写出来的文字,也有的并不为人高兴,觉得亮相时不够堂皇。然而只有深知孙犁的人才知道,这种写法恰是写出了本色。也唯有本色之人,才算得孙犁的知已。同样,孙犁对那些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写作也大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并非是那样一个浓墨重彩渲染出来的形象。他在《朋友的彩笔》中说到:“艺术所重,为真实。真实所存,在细节。无细节之真实,即无整体之真实。”真实不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应当落实到细节上。而细节,往往普通居多。一味地强调高大,很可能适成一幅漫画。而对作者来说,“我想得到的,只是一幅朴素的,真实的,恰如其分的炭笔素描。”从这里,也可看出孙犁为文及为人的准则。

当然,基于事实还可有所选择。张中行在《负暄琐话》小引中讲到写作缘于记忆:“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写作的对象或内容是人、事、情,所写就与这些境有关。“选这一点点,是考虑到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可感,就是昔日曾经使我感动或至少是感兴趣,今天想到仍然有些怀念的。二是可传,就是让来者知道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在《尾声》中又说到为什么不写那些坏的,是觉得心情很不安适。从积极方面看,则是出于内心的愿望及情热,更喜欢写这世间好的一面。且有别于艺术的造境,这只能是选境。“我有时想,现实中的某些点,甚至某些段,也可以近于艺术的境,如果是这样,它就同样可以有大力,有大用。与造境相比,这类现实的境是‘选境。古人写历史,写笔记,我的体会,有的就有意无意地在传选境。我一直相信,选境有选境的独特的用途,它至少应该与丑恶的揭露相辅而行。就是基于这种想法,我选了见闻中的一部分,可以算作境或近于境的,当作话题,其他大量的我认为不值一提的就略去了。”散文写作就是这样,要擅于选境,又不可失真,才会有可感的可念的可传的。张中行在编选自己的散文小品时说:“而由选编我又想到个愿望,是所写之文,如《桥》《蟋蟀》《剥啄声》《起火老店》之类,述说对身边事物的观感的,如果能凑几十篇,集为一本,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是会放在枕边,渴望剥啄声而终于门庭寂然的时候,翻开看一看的。”散文是基于生活的言说,言说得真切有识见,便有精神家园的意味。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一中 366300)

猜你喜欢
孙犁铁道背影
铁道小卫士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6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两个背影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36
背影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0
背影
当代工人(2020年12期)2020-07-23 11:44:04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孙犁装外行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56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
长江学术(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