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难以定性、定位、定量,在心理学上仍然被称为“黑暗的感觉”。所以,严格说来,并不存在纯粹的“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人、事、景、物、理的描述,即所谓寓情于人、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理等。抒情,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也必须跟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抒情就可能沦为歇斯底里的叫喊或矫揉造作的呻吟。那么,作文如何抒情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创设情境,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是情感表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的“情境”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如看过的影视、旅游的见闻等)展开想象,在具体的画面中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说到画面,不得不用上一种表达方式“描写”,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多用于记叙文中,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描写得越成功,画面感越强,越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越能达到抒情的目的。在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要数朱自清的《春》了,下面一起来分别赏析一下。
片段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段描写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味觉、听觉等;使用了多种修辞:拟人、排比、比喻;同时,还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虚实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自己真的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尽情享受这春天的气息。这样淋漓尽致的描摹,这样用尽心思的创设情境,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片段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采用反复的语言形式,给人以一种回环往复之感,一点点把你带入想象之境。“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排比句的运用,从山、水、太阳等不同的事物,调动人的不同感官——视觉、触觉等全方位体味春天的形象和春天的温度。“朗润”让人有新鲜润泽之感,而水涨则让人有雪花冰融之感,而红红的太阳则让人充满了暖意。
创设情境,可以工笔细描,也可以简约勾勒;可以状貌写实,也可以传神写意;可以客观冷静,也可以笔带感情;可以借用具体意象,也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总而言之是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以达到身临其境之感。“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别人一看你的文章就觉得老套、平铺直叙,就会丧失阅读的兴趣。所以,在作文时要追求表达得新鲜。其实,“表达新鲜”就是在语言通顺的前提下,务去陈言,力避千篇一律、平铺直叙,使文章生动感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其次,借助具体意象来传情达意。意象,是诗歌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是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是古典诗词百花园里五彩缤纷的娇艳的花朵。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些借助具体意象来表情达意的名篇名诗,来品味意象对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笔者就拿“草”为例子来谈谈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谈到“草”,从古至今,有很多伟大的诗人都喜欢用这柔软的意象来传情达意。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有“河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写江水绕着长满芳草野花的江边小洲流过,月亮的清辉洒满散发着幽香的花林,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觉察,因而也使江边的沙滩像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月色而“看不见”白沙了。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美的和谐统一。这两句用月下的草给我们描绘出春江花月夜的美好。高适的《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寒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晚风轻轻地吹着,岸上小草在微风中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好一个舒适的夜晚,但只因诗人旅居他乡而让他无心欣赏,这里用“细草微风”的美景反衬诗人心迹的悲凉,以乐景衬哀情。晏殊的《春景》中又有“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写出女子游春时采百草为戏的欢快场面;欧阳修的《踏莎行》中有“草薰风暖摇征辔”,写出诗人在芳草吐香春风送暖的日子骑马远行。再如《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这两句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仅仅草这个意象就已传达了这样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况且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能否构成意境,关键是选好典型的意象。可见,意象对情感的表达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再次,用虚写的方法——梦境来弥补现实的不足,以达到强烈的抒情目的。这一方法很适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梦游天姥山来表达作者对名川大河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被奇特之景所吸引,“心颜”大开,幸福无比。梦境中的奇幻壮美是超越于现实的理想世界,是李白心中的“桃花源”。对理想世界的神往追求正反衬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憎恶。李白梦境也暗合了他的人生,这个梦境也可以理解为他原本向往的布衣一日为公卿的理想,他寻梦,带着向往之情来到了长安,也曾得梦,有过类似“仙之人兮列如麻”欢乐的场景,可是最终梦想破灭,他被刺金放还,一切盛大欢乐的场面戛然而止。梦醒了,现实冰冷残酷,作者借这个梦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感慨。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用梦中驰骋疆场,表达了作者立志报国的决心。晏几道的“盟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用梦境与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怀念之情,诗人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但梦醉终有醒时“从来往事都如梦,伤心最是酔归时”。另有他的《鹧鸪天》中“从别后,忆相逢。几时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常是梦中相见,今番真的相遇了,反倒疑是梦中,用梦抒发了诗人委婉缠绵之情,增强了词的感染力。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用梦抒写了相思之苦的要数苏轼的《江城子》“小轩窗,正梳妆”用梦境回忆了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正梳妆,词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读至此处,又有谁能不为之落泪呢?
用梦境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地发挥,强化。梦之境,或御风凌云,逍遥天地;或承继事实,忧心过甚;或荒诞不经,困于分解。然其境虽变幻多异,幻觉皆同,飘飘乎似神魂离窍,恍恍乎若其情确凿。庄周之梦,迷于物我;太白之梦,恋于行乐;公佐之梦,沉于南柯。梦是虚幻的,飘渺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飘渺,才格外显得情真意切。
最后,利用细节描写突出感情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作品的真实感、现场感往往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许多时候,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请看鲁迅在《秋夜》的开头就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说有两株枣树,不更简捷而明了吗?为什么既说有两株树,又要再分开说:“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呢?”显然是作者在看墙外时,除看到枣树以外,并没有见到旁的什么树,发生了一种厌倦、寂寞的感觉,所写的固然是树,而产生厌倦和寂寞之感的却是人,原来作者还是为了人而写枣树的。人对环境的厌倦之感,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产生的寂寞之感通过这一细节的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杜甫《羌村》中也有善于抓住细节来抒发情感的诗句,“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这首诗是写诗人回家的情景,前两句是写回家之时节,正是阴历八月的傍晚,景色已经非常鲜明,但还要补上“柴门鸟雀噪”这一细节,写自己家门上的傍晚景色,鸟雀躁。鸟雀噪是鸟雀就要回巢了,因而又引出他自己的回家,就像鸟雀回巢时的那种欣喜之情。回家的喜悦通过归巢的鸟的雀跃与热闹鲜明地表现出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发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如果习作者能够创设情境,借助意象,利用虚写,抓住细节,就能够把这“黑暗的感觉”明朗化,不作歇斯底里的叫喊,也能让文中的感情可看,可触,可见,可感,读之如品佳酿,甘美醇厚,回味无穷,以达到感染人的作用。
(李国华 河北省三河市第二中学 0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