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落到实处

2015-05-30 10:48孙云云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成果读书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问题上,我们不妨尝试这样做:首先,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深化阅读感受;其次,设计新颖有趣的读书笔记,丰富学生的阅读成果;最后,给学生的阅读成果找到更多的分享者。

一、及时给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深化读书感受

在目前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想要让学生完全抛开急功近利之心去静心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量,这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姑且不论学生在学习九门功课之余还有多少精力,在有考试评价的前提下,一个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总会问到:“有什么用?”

当一个语文教师被学生这样问及时,我们似乎可以理直气壮地教育他:“孩子,读书是不可以急功近利的。”但是,我们自己也该清楚地知道:这个学生在问有什么用的时候,除了有些急功近利之外,还有着对无收获的不安。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不仅要教育孩子非功利主义地读书,更要让学生在阅读上有所获,并且要让学生明明确确地感受到自己的提高。因此,学生十分需要通过专业的、深层次的阅读指导,来深化读书感受。

比方说:在学生阅读完曹禺的《雷雨》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报告会,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如果学生中有见解深刻的,那么一场活动下来,学生肯定会很有收获;如若学生的见解都处于统一层次,那么一场活动下来,除了部分学生收获了“发言的面子”“发言的胆量”之外,还有什么呢?

一般而言,一个高中学生在读完《雷雨》之后,他的主要感受一般都聚焦在人物形象和人物间的爱恨情仇上,他也能感觉得到自己在阅读《雷雨》时的心跳。但是,他除了感慨人物的悲喜、命运的轮回之外,似乎也就无话可说了。至于阅读时忽快忽慢的心跳,学生也说不清缘何而起。

这时,语文教师如果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指导。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雷雨》作为话剧,其话剧冲突的核心其实是人物身份的冲突,剧中的人物不断地通过有标记的语言选择和无标记的语言选择来展现人物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带着学生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去具体感受人物间身份的冲突,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去深刻感受人物间痛苦纠结的关系。

通过这样的读后指导,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将其自读的感受进行深化,学生必然会有所获得了。

二、开拓读书笔记形式,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多样化

读书笔记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更感兴趣,以便能坚持下去,教师不妨鼓励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记读书笔记,形成自己的读书成果。

常见读书笔记的形式是摘抄、故事概要、读后感。但是,如果学生的读书成果陷入这样的机械重复,并且还是不知尽头的反反复复,不仅老师看了会厌倦,学生写了也会厌烦。久而久之,不仅没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反而起到破坏作用。

在这方面,美国的许多教育家已有尝试,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彼岸的教育》一书中收录了“暑假读书笔记的12种新模样”:

1.想象你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根据“你”的经历和感受写一本日记。

2.给书中的某个人物写一封信,给他提提你的建议。

3.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

4.根据该书表现的某个主题写一篇短文。例如,如果该书的一个主题是爱,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并用上书中的例子。

5.创作一首诗歌、歌曲或一个故事来表现书中的人物、冲突或主题等。

6.根据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画一张画或图表,并作出相应的详细解释。

7.想象着对书中某一人物进行采访,你可以问他有关书中的内容,也可以对他问任何问题。用你自己的语气提问,然后用该人物的语气进行回答。

8.回顾整本书的内容,给出你对这本书的评价。无论你认为这本书是有趣还是没趣,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证明,你会向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吗?为什么?

9.写出书中的主要问题或冲突,有哪些人物被卷进去了,结果怎样?

10.将下面这个句于填写完整;“我喜欢(或不喜欢)作者(或某一人物)……的方式,因为……(注意:字数在250-300字)

11.描述一下你读这本书时的感受(愉快、悲伤、解脱、愤怒或充满希望等),并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12.为这本书设计一套试题,题目包括5-10道判断题,10道多项选择题,5道简答题,一篇作文。并制作一页完整的答案。

至于读书笔记的内容,美国的教育专家告诫说:千万不要只是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大意。以上十二种读书笔记的新模式,我们可以仿照了要求学生去做。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设计出更多贴合作品的、活泼有趣的、有开掘度的读书笔记形式,帮助学生留下丰富多样的读书成果。

三、展示学生阅读成果,为学生找更多的分享者

学生写的阅读笔记所形成的读书成果,一般只有老师一人看到,少数学生可以和同学分享。但是,再深层次的阅读指导,再精妙的读书笔记形式,再丰富多样的读书成果,如果找不到更多的人来分享,最终也会变得了无生趣。

如果学生得到“我的读书成果有很多人看,有很多人回应”的反馈信息,就会觉得自己的读书成果是被需要的,是被尊重的,是有价值的。这样,学生就会进入“读书—提高—分享—提高—读书”愉悦循环中,阅读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培养。

为了让学生得到“我的读书成果有很多人看,有很多人回应”的反馈信息,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发表”的平台。发表的形式可以多样,下列做法都有各自的价值。

1.自选集。每位同学在一学期或者一年内编一本自选集,自己设计栏目、书名,请人写一篇序文或者自己写前言、设计编辑版面等,再在班级(或者年级、学校)展示。

2.班刊。由学生组成编辑小组一学期编一本到两本,收集同学的读书笔记,设计栏目、班刊名等。

3.班级网页。把优秀读书笔记发表在班级网页上,鼓励或者要求其他同学跟帖回复,形成交流的氛围。

4.读书排行榜。优秀读书成果由老师、同学推荐,在教室的一面墙上展示,投票推荐出班级读书活动优秀成果排行榜。

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做出努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对学生的读写能力、长远一点的语文素养以及终生的阅读习惯与生活方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孙云云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230000)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成果读书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我爱读书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我们一起读书吧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