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战国时代的荀子到近代的张之洞,不知多少有识之士写过劝学篇,希望下一代好好读书,到如今,国际阅读协会则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因为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阅读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和积淀以及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如此重要,但是,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忧虑。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抽样调查,中学生偶尔读课外书的达70.5%,而学生在所读课外书中喜欢读全文字类的只占13%,绝大多数喜欢读浅易、轻松、形象感强的非文字类读物。
那么,什么原因使得如今的学生无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首先,笔者觉得应归责于语文教师。其实,当前的教科书中,选取了大量的美文,但教师的大量讲解,把原本优美的文章肢解的支离破碎;且因为大量的讲解占据了学生主体感悟的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赏读,致使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到文章的美,美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它的光华,学生也随之失掉了阅读兴趣,无阅读兴趣,何谈去主动阅读,又何谈阅读习惯的养成?
其次,学生沉没于题海与课外辅导中,无暇顾及。曾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学生在滑雪,在其冰鞋上刻有大大的“升学”二字,在如此“升学”压力下,这个学生看到路旁的《三国演义》、《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时,便绕道而去。确实如此,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搞题海战术,家长则热衷于请家教,这样学生一天疲于做题,忙着参加各类辅导班,又怎么会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笔者的一位老师曾说过,研究学问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在如此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无不心神浮躁,不要说学生,就是教师又有几个能真正地甘心坐在“冷板凳”上,沉下心来当一个真正的读者,与作者与主人公进行心灵的沟通呢?
所以,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应该先让他坐下来。而能使他坐下来的第一要素就是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要在阅读教学中做好角色的转换。在分析美文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美文,要学会倾听,把自己摆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并欣赏学生的“意外”,在不断发现和赞赏这些未曾预设的“精彩意外”中,使学生不仅感觉到文章的美,也品尝到读书带来的成就感!如此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读过、品过、感觉过,也便会发现文章的美妙之处,也会慢慢被美文所吸引,也逐渐对文章产生阅读兴趣,也会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二)以教材中的范文为出发点和带动点,链接阅读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作品。如学习蒲松龄的《狼》时,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我们经常把狼描绘成狡猾奸诈之徒,但确实如此吗?有没有文学作品中美化狼的?学生在谈论时自然而然地谈到时下流行的《狼图腾》。于是笔者便与学生约定半个月内读完《狼图腾》,然后全班交流读后感受。半月后的交流会上,学生无不为本文的优美文字叹服,而且他们还纷纷让笔者推荐好文章,这让笔者更加深信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出“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得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而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可移用“冰山原理”:运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去吸引学生探索水下的“八分之七”。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就可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基础。
二、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最基本途径,在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阅读习惯的不同往往会导致阅读效率的差异,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
从阅读规律看,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的过程,从阅读到领悟各个环节的排列是有序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因此平时阅读教学中应培养科学有序的阅读习惯。
其次,从阅读方式看,结合学生特点,在阅读实践中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方式有朗读、默读、速读、略读、精读等。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阅读时采用合适的阅读方式,这样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化难为易,把这些易于理解的部分很快形成一个坚固点,站在这个立足点上,学生的阅读就可以继续向上攀登。
(二)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标记和评注时,就对作者的观点作了思考与分析,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因此,老师要在学生入学之日起就要求他们读书手脑并用,要心有所感、笔有所记,随时在书上圈点勾划,写下读书时的所思所得,对书中的重点、难点、精彩之处做好标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边读边划,这样不易分散精力,还可多次标示,加深理解。同时,还要对所读内容有所评论,或赞同、或反对、或存疑,用简短语言写在空白处,及时捕捉自己的想法、灵感,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三)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觉得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必有其独特感受,所以质疑问难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生主体感悟的过程。要质疑首先得经过深入思考。善于质疑问难的学生往往思路敏捷、思考深刻。因此笔者在平时授课时,不给学生任何具体问题,他们只作为读者去读课文,阅读后引导他们谈看法、谈体会,共同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常用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要“言说”,内容可以是读后的一些感受,一个见解,一种理解,一个启示,一番联想,一个想象,一个发现,一个补充,一个疑问或一点疑议。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养成每日必读的习惯
阅读应长期坚持才能见效,它应成为学生每日“必修课”,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每天阅读量为10—20页,这样,习惯成自然,阅读就会逐渐成为学生一种内在需要。笔者觉得教师在这里的引导也很重要。
从现代汉语的词义看,习惯的基本意思应该是“习以为常”,应是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习”某种东西,使它变成“常”的行为,而使之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读书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把“愿读”意向作为“恒读”习惯的先导,同时提供循环训练、反复刺激的实践情景,帮助学生因“习”而“惯”,让他们主动驰骋于广博的书海里,感受世界文化的精深。
(刘秀玲 内蒙古包头市第八中学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