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旋燚
摘 要: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从“利用生活笑话、直捅个人的利益要害、生活难题的解决、结合生活安全”等方面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物理。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设;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 [1 ];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 [2 ],而且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根据日常接触或积累的生活故事、生活例子创设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身边处处有物理,物理离不开生活。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物理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物理现象,把抽象、深奥、枯燥的物理问题变得具体、形象、趣味。下面本人结合生活就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谈一些常有的教学方法。
1 利用生活笑话创设情境
在上初中物理《电和磁》这章的第一节的时候,我和学生分享一个真实的笑话。那是2004年暑假的一天,老师我在上海某路的公交车上,突然车到站了,车门打开的时候,上来了两个女士,前面一个是高挑漂亮的年轻姑娘,我们简称靓妹A吧,后面一个是身材矮短,又肥又胖的50多岁的中年妇女,我们简称阿姨B吧。这辆公交车上有投币箱,也有刷卡机,靓妹A穿的是牛仔裤,买的车票月卡放在屁股后面的口袋里,上车后在刷卡机那里她稍抬起屁股翘了一下,只听到一声“嘀”的响声,刷卡消费了。后面的阿姨B看到前面的那个靓女A没有投币,她上车的时候也就不投币了,在刷卡机附近,弯下腰,高抬屁股朝着驾驶员翘了三下(老师顺便配上那些动作,教学效果会不一样),顺便也进去了,结果听到驾驶员在叫“后面进来的阿姨请投币上车”。那个阿姨很生气的说“她妈的,年轻漂亮点坐车翘一下屁股就不用投币,我们这些老阿姨坐车就要投币,屁股翘三下还不行”,结果全车的人哄然大笑,她满脸通红,但她还是不知道人家笑什么。驾驶员告诉她,前面那个靓女A买的是月卡,上车的时候已经刷卡了,不是翘翘屁股就行,就不用买票了。听后,阿姨B才红着脸去车前部投币箱投了2块钱。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这是我们物理学里边电和磁中磁性材料的知识,刚才故事里边那个靓女A知道只要磁卡靠近刷卡机就能感应,而那个阿姨B却不懂这知识,才会闹出那样的笑话。要具体知道这其中的奥妙,请大家学好《电和磁》的知识,自然就会拨开云雾,解开谜团。
初中物理电学中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同一物质的导电性能总是不变吗?在进行实验前教师抛出了这么个生活笑话创设情境。老师我在念初中的时候家里开了个茶叶初制厂,当时雇了工人,在乡下为了方便和实惠,雇用的工人自然是当地农民,他们长期劳作,手皮很厚,长满了茧,导电性能很差。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下大雨了,我跑到茶叶厂里躲雨,在帮一个老工人把一筐茶叶搬上撒青机的时候,手无意中摸到了机器的铁片上,被电击到了,条件反射,自然收回了手,我告诉那工人师傅,说这机器漏电了,他怀疑的看着我说:“怎么可能,我整天都碰着机器都没感觉到,就你说漏电了”。我叫他用手试试,他大方的把手放在铁片上,很冷静的说没事啊,我感到莫名其妙,犹豫了一下,建议说“师傅,你把手拿到雨水里洗一下再过来”,师傅感到很诧异,才不信这邪,就去洗了手,可能也洗的特别干净,我还是建议他把手放那里再试一下,他放心的把手放下,眼睛怀疑的看着我,我只见他脸皮强烈的狰狞了一下,怪叫了一声“真有电”,站在旁边的我大笑了起来,看着我配合的整个动作,下面的学生也哄堂大笑起来。从老师傅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次电击效果不小啊。借助这个情景我告诉学生同样一个人,前后两次的区别就是用雨水洗了手,第一次导电性能差,第二次导电性能就强了,这是外界条件变化的结果,学生从这个笑话中很自然地了解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2 从生活难题的解决入手创设情境
讲到《密度与社会生活》这节时,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最近黄金市价一直下跌,很多炒黄金的商家,甚至很多人都想买点黄金,但是我们买到的黄金是不是都是纯金呢,是不是都值这个价呢,里边有没有掺杂,是不是有人们传言的金属铱呢?这样好让人担心,心里想买,但是又担心黄金掺假被宰,该怎么办呢?我们这节课的知识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听老师的“这回”分解。在上《杠杆》这节课时先讲一个生活故事创设情境。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老太婆有两个孩子,在分家的时候有个问题难住了她,她人不偏心,两个孩子都很孝顺,手头上有一个祖上的遗产——自己平时别头发的金簪,到底怎么分呢,难度很大,从中间截断嘛,明显是大头的那一节多,尾尖的那一节少,知道分的时候要往头部移一点,但是具体移多少呢,总不能截取后称了再截,这样也不知道要截几次。如果这是你奶奶在给你爸爸叔叔分金簪,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你学完这节课就能帮这位不偏心的老奶奶解决好这个难题了。生活之中处处是物理,但是处处都有难题,我们必须学好物理,才能顺利的解决这些难题。
3 结合生活安全创设情境
安全对我们及其身边的人尤其重要,特别是处在现在这个电的时代,不管世界怎么变化,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电的出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同时给我们的安全也带了不少的威胁,怎么才能充分利用它的长处,减少它带来的弊端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好电学知识。
在讲安全用电时,可以讲些安全用电的常识,讲些生活中的例子。有这么一个故事,那是个发生在80年代的一个偏远的山村的故事,当时村里还没有高压电,是村办的一个发电厂,电压不标准(没有220伏),那里有个农民,用竹竿把电线接到村里的供电线路的火线上,然后穿了双长筒靴,用这根火线在村边的田里电泥鳅。田埂上站了几个小孩子在看热闹,突然在离田埂边不远的地方电到了一条粗大的泥鳅,有香蕉那么大,大家都很惊奇,一个10岁的小孩就冲到了田里去捡泥鳅了,等那个农民反应过来,小孩已经晕倒在田里了,虽然后来经过抢救,挽回了生命,但是两脚却残废了。为什么那个电泥鳅的农民自己站田里没事,而小孩却被电到了,小孩不懂的电的知识,没有看到那个农民穿了是绝缘的长筒靴能够防止触电,结果就触电了。
关于安全用电还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故事来创设情境。有一些不法的人,为了赚钱不怕冒险,自己在山上架设了电线来电野猪,虽然平时都有在路口通知送电时间,但是我们也很担心,会不会他们提早送电了,如果我们上山回来晚了,该怎么办呢,经过那里又怕碰到电线,不从那里走绕道又很远等等,该怎么办。如果你有经验的话,在路边折一些树叶、树枝,扔到电线上(长度适中,差不多刚好能搭电线和大地就可以了,不然容易会引起火灾),如果发现有火花,就说明有电,如果不发出火花,就说明没电,就可以安全过去。
有目的地、恰当地设置物理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体验到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3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物理情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娟. 在初中物理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 文理导航(上旬),2010(9).
[2]赵美庆,李跃明.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
[3]孙秀梁.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新探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