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
【摘要】:在高校实施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背景下,二级学院的科研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院整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二级学院管理的优势和必要性,从二级管理的本质、管理理念、建设规模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提升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学科的多元化、综合性不断提升,学校集权统一管理这种模式的不合理性逐渐突显,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合某些学院的日常管理[1]。与教学、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二级管理相比,科研二级管理与其学科特色相结合,其模式应该是更加多样化的,应因学科特色而异,因此二级管理特别是科研管理工作也变得十分必要。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高校中试行了很多年,在其优势越发明显的同时,由于对二级学院管理的本质、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部分高校的实施情况差强人意。另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自主权和主动性,学校没有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放权,二级管理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二级管理的必要性与二级学院管理的优势。
二级管理体制其本质是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在赋予学院更多的责任的同时也使学院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更多的自主权,其主体由学校转变成学院[2]。其优点是实现了校内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了基础管理者的主动性,有助于学院基层使得管理和反馈机制更加的健全而及时,有效的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能够有效的激发基层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建立院级科研档案,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科发展放向。学校集权的统一管理模式使得学院对自身的科研发展动态情况掌握不及时,当发现问题是也不能及时反馈,也无法立刻而行之有效的进行纠正,这使得管理效率严重下降,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变得越发严重,甚至会耽误了学科的发展。学院实行二级管理后,对科研工作的情况掌控更加的及时具体而准确。无论是对科研项目的申请、结题和过程管理,还是对本院教师科技成果获得情况的了解都更加的及时且直接,有利于及时完善学院的科研档案,对发现的问题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并采取有效地措施,随时对学科的发展指引方向。另外,科研人员可以及时向学院管理部门反馈对相关政策的意见和建议,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反馈,学院随时做出反应,及时实施纠正,大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二级学院管理模式下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二级管理的试行和实施规模。
在现阶段的情况下,并非所有的学院都适合科研二级管理。从科研管理的角度上来看,二级管理试行和实施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院的规模和科研实力,这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院的科研动力是否充足,学校的整体管理大环境是否已经阻碍了其成长,这直接影响了改革的成效。
首先,二级科研管理适合应应用于学院科研人数较多,整体科研实力较强,科研管理部门能力完善的学院。这些学院的科研管理模式陈旧,随着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其科技成果增长十分不明显,甚至科技成果呈现逐年递减的情况。基层科研动力已严重不足,管理模式急待改革,对其进行改革其效果会十分的明显而有效。
其次,二级科研管理适合应应用于学院科研人数虽然较少、学院科研建设起步较晚但有一定的科研實力,不适应学校整体管理大环境的学院。如一些理工类院校在向综合类大学发展的过程中会并入一些文科类学院,这时理工院校的管理模式会造成新学科发展的不适应甚至阻碍了其发展,此时赋予这种学院二级管理的权利能有效的发挥其专业特色,能够使其迅速而有效的发展起来。
1、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对于物质资源,学校将物质资源根据学院的学生数量、科研人员数及科研实力及科研性质下放学院,由学院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需要进行使用和分配,避免了资源分配不足或过盛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合理或资源浪费。
人力资源方面分权是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改革的一个核心部分[4],打破了以往的学校集权,由学校直接管理的模式转变成学院直接管理,使得二级学院拥有更多参与管理的机会和主动性,不再是只能执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二级管理中往往忽略了人力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管理模式的变革促使管理人员的结构和人数也应随之调整,管理模式的改变让学校的管理部门更多的是从宏观的方面考虑学校的发展,这时学校的管理部门不再需要过多过于冗繁的人员机构,而相反学院管理部门的工作会有越来越细致,这时需要根据学院的整体科研人员及学生数量适当增加管理人员的人数,以形成比例合理的人员结构。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导向。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热情,充分体现科研人员的科研主动性,建立二级学院的奖励机制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也是二级学院管理优于学校统一管理的一大优势。根据学科实际情况针对本领域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形式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以成果记点的方式对科技成果就行绩效考核奖励,不但能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使本学院科研人员相互促进相督促,形成学院内部的良性竞争,同时也形成了本学科成果形式和成果层次的正确学科导向。而学校统一标准的科研奖励会忽略学科的特色,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不公平性,致使科研人员一味迎合学校奖励政策或者对政策不公平性的不满,造成奖励政策导向的偏离。
参考文献:
[1]叶小琴.高校二级管理中系部管理及改革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04:171-172.
[2]伍超.普通高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5(4):27-30.
[3]张岩靑.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J].科技与管理,2010,(3):142-144.
[4]熊艳,贺水平,郭平.从内部治理结构视角看大学校院二级管理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2,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