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问题浅析及解决对策

2015-05-30 04:15张坤吉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单一化重音语文课

张坤吉

校园里书声琅琅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试问没有琅琅书声的阅读课,我们的语文课还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了吗?事实证明,当今的语文课鸦雀无声,安静异常。频繁的课件演示、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了学生读书,朗读成了新“鸡肋”,学生不愿意读课文的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严重缺失。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训练,使语文课堂不再“鸦雀无声”,而是“朗朗书声”,加强课文朗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获得提升。我们的语文课就会成为书声琅琅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才会阅读越有味道。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现状

1. 朗读的目的单一化。不可否认,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的学校没有重视阅读课堂教学,从而失去了“阅读”的作用,即使有些老师的公开课上,也把朗读当作蜻蜓点水、附和点缀。因为朗读会占用时间,而学生的朗读水平不一,会占用更长的时间,所以大多采用默读的形式,而且多是为了朗读而朗读的形式目的,这就大大削弱了朗读教学效果。

2. 朗读的内容单一化。当前农村语文教学中的朗读的内容只有诗歌、文言文,而记叙文、小说、新闻等少有朗读,说明文、议论文几乎不朗读。因为教师普遍存在误区:往往只把文言文、诗歌等作为朗读和背诵的对象,因为这些内容短小且押韵,好读、好背,是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要求“读”;相对记叙文、小说而言,其篇幅较长,读起来会占有很多时间,怕影响教学进度,因而忽视这部分的朗读,即使是朗读了也是囫囵吞枣,半生不熟;而对于内容枯燥的议论文、说明文更是拒之朗读之外。一学期下来,就会出现这些现象,学生不知道这一学期学了哪些课文,更不知道这些课文主要在讲些什么内容。

3. 朗读的形式单一化。很多语文课堂上的“朗读”形式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后,就要求全体学生齐读,齐读虽然能增强朗读的气氛,体现集体观念,但不利于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朗读水平,不利于对其进行纠正。因此,在朗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听录音朗读、小组赛读、接龙朗读、点名朗读、角色朗读、领读、分段读、重点部分重点读等等。同时,朗读之后应及时进行小结评价,以鼓励学生朗读的信心和热情。这些都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和朗读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二、朗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1.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朗读训练。根据每一篇的教学目标,制定朗读训练的计划。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大致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析语言魅力;体会文章情感”等教学目标,朗读训练就针对这样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并且是为这一教学目标服务的,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朗读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即要做到发音正确、停顿恰当,不错不漏,然后再正确把握语速、语气、语调,熟练地、连贯地读,最终达到能运用优美动听的语音,既熟练又准确地表达文章的神韵特色及风格,从而突出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3. 朗读的技巧与方法指导。首先,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停顿方式。朗读时要关注文章的逗号、句号,既不能唱读,也不能一字一顿,更不能随意停顿,或一口气读完。正确的、合理的停顿,对于文章的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朗读训练中要注意使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停顿时间及可迸发的语感关系。

其次,指导学生读好重音部分。在朗读中,很多时候为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需要把一些句子或词语读得重一些,即重音朗读。重音朗读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其目的就是通过重音朗读,以引起听众和读者的注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总之,朗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认识与分析朗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学生朗读的策略,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重视朗读教学,把朗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猜你喜欢
单一化重音语文课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创作主体变化与戏曲的单一化走向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