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晔
[摘 要]运用实验技术来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是一个比较新的考察视角,课题组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以课堂实验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研究,总结出采用实验法方法的一些积极效果:学生覆盖面广、操作成本低、师生互动强、实验环境安全等。为了有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开展课堂实验应遵循针对性、简短性、主体性和互动性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实验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131 — 03
一、问题缘起及文献梳理
自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以来,高等学校如何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热点,学者们从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个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产生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但这些成果普遍肯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渠道作用。譬如,孙玉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他提出要在理论教学中“把抽象道理朴实化,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出发,把抽象的理论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回避现实的要害问题”。 〔2〕冯晓阳的研究则指出要通过课外实践教学让学生“看到马克思主义并切身感受马克思主义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指导作用”,〔3〕由此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和目标。
应该说,上述研究成果从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积极而有成效地探索,但是对于如何在课堂内进行实践教学,尤其是通过一定的“课堂实验”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没有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因为一种普遍的看法便是“实验方法往往适合那些在可控实验室中进行验证检测的理工学科”。如汤俪瑾虽然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包括课堂实践教学,但她所指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主题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4〕显然,这与“课堂实验”是有很大区别的。根据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实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等为主题进行索引的情况来看,未发现相关文献。
有鉴于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小组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平台,对运用课堂实验方法来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优化的可行性、原则、技术等进行了论证和探索。
二、一次典型的实验尝试
从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来看,制约大学生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因素主要有两点:1.教学内容涉及的政治理论较为抽象;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人生体验存在着“历史鸿沟”和“社会鸿沟”。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因为政治学家要考虑的因素比自然科学家要考虑的因素多得多,所以确定政治现象的因果关系比确定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要难得多”。〔5〕基于此,课题组尝试着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课堂实验来验证特定的原理和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此有效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公有还是农民私有?
课题组成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多数学生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中心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存在着明显的理解偏差。他们普遍把这一理论解读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要没收地主的私有土地,将其变为国家或集体的公有土地,然后再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往往是从当今时代的农村土地政策(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发来理解新民主主义的土地政策,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或国家)公有,农民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学生很自然地把新民主主义的土地政策解读为没收地主的土地归为公有,而后将这些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使用)。
(二)问题的解决:设置实验情境与做出理性选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农民阶级广泛而深刻地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心理,课题组运用“社会环境是政治心理的客观基础”〔6〕这一原理,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第1步:情境设置
用图片或影像等资料向学生生动地介绍近代中国的三个基本情况:1.多数农民处于少地或无地的状态;2.农民的土地私有观念千百年来都是根深蒂固的;3.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具有高度风险的行为。
第2步,提出问题
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当年的历史情境之后,向他们提出问题: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农民,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政策才能让你参加这场激烈而危险的革命?
第3步:作出选择
教师向到课的每位学生发放蓝色纸条和红色纸条各一张,藍色纸条代表“没收地主土地归国家所有可以让我积极参加革命”,红色纸条代表“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可以让我积极参加革命”。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投放纸条,每位学生只能投一张。
(三)效果验证:作用明显且有参考价值
为了验证这种课堂实验方法的教学效果,课题组选取了2012级财务管理专业8个班的学生作为测试对象。考虑到这8个班的学生在年龄、专业等方面的相近性,且每个班的人数均为40,我们认为对其进行测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对于1—4班,我们使用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来讲授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对于5—8班,则使用上述课堂实验方法来讲授这一内容。在教学完成以后,课题组用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的第6道单选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对他们进行了测试,该题的选项为: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D、保护民族工商业。
测试结果显示:5—8班选择C选项的学生达到或超过90%,说明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中心内容;而对于1—4班而言,选择C选项的学生没有达到50%,且和选择A选项的学生数量基本持平,这意味着他们对于新民主主义的土地政策还存在着较为模糊的认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采用课堂实验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我们也相信这种实验方法对于其它具有相似特点的教学内容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客观来说,我们探索的实验方法,用传统的理论讲授形式也可以完成,但是,后者的缺陷在于它不能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地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学生的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是要打折的,而课堂实验则能引导课堂里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自己投置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心理环境中,并以此作出理性的思考和严肃的选择。此外,由于这种课堂实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所设计的实验环节和实验标准还不太成熟,学生们常常会主动与老师探讨实验设计的细节,并提出很有见地的见解,这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而言实在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
三、结论
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规律、当代高校学生的现实特点,总结了通过课堂实验方法来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优点和须遵循的原则。
(一)实验优点
1.学生参与度高,有效覆盖面广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合班、合专业的方式进行授课,单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达到150甚至更高的学校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条件下,课堂理论教学经常出现的场景是: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授理论知识,而学生在讲台下则是旁若无人的睡觉、聊天、玩手机,这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同样,因无暇顾及大多数学生,课外实践教学也经常成为走马观花式的实地参观活动。在这样的“大课堂”机制下,教学对象的有效覆盖率受到很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也就难以得到实现。
而在这次课堂实验中,课题组设置的议题十分明确,且要求每一位学生都作出相应的选择,学生们因此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因为大家都想体会自己的祖辈当年进行政治抉择的心理情境,即使有些学生最初属于被动参加的情况,也会在面对选择的那一刻进行积极的思考。很显然,这种课堂实验法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积极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现场直观操作,师生互动性强
从我们此次的探索来看,课堂实验属于直观实验,它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图像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并据此设置特定的实验条件,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实验对象,然后作出选择或得出结论。这一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切入正题,把抽象的政治理论变得具体,把枯燥的历史背景变得生动,把要讨论的问题清楚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因而能充分调动学生广泛参与。
此外,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际体验来得出结论。在课堂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不断地拉近,既能促使学生拓宽思路、开创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又有助于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树立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课堂作风,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互动基础。
3.实验成本较低,操作过程简单
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开展的课外实践教学来看,有的高校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圣地,有的带领学生到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考察,还有的则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来支撑。我们在给某系学生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专题时,曾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了70名“幸运学生”,并租用两輛大客车带他们到桂林市恭城县参观新农村建设,在花费七千多元钱并耗时一天完成这次实践教学之后,学生的反馈仅仅是“好玩”、“太累了”,完全没有实现此次实践教学的目标。与此同时,没有机会参加这次校外实践的同学更是抱怨不已,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和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在课题组此次进行的“课堂实验”尝试中,只用了少许图片视频和不同颜色的纸条就能满足全班学生的实验要求,应该说成本投入是比较少的。也正因为较少地使用昂贵、精密的实验设备,其实验操作过程和步骤相对简单,既有利于教师掌控全局,又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这对于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大有裨益。
4.实验环境安全,利于建立长效机制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大学生的数量得到了急速扩张,与此同时,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也日益复杂化,这些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牵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敏感神经。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首先必须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有的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发文规定:“组织学生外出活动不要远足,最好步行。教师如果不听召唤,出了问题就要兜着走”。〔7〕从我们曾经组织的校外实践教学来看,教师在带队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有力地监管,加上多数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在实践中又不愿意遵守安全规定,这就使得教师要用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学生的安全。显然,在这样的压力下开展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与校外实践教学比较,课堂实验的教学环境较为封闭,很少受到治安因素和天气因素所影响,因而在学生安全保障方面不需要花更多精力去关注。更为现实的是,在学生安全直接关系到高校稳定局面的今天,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对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将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重视课堂实验的开展,并将有利于课堂实验长效机制的确立。
(二)实验须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采用课堂实验的方法讲授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用傳统的理论教学方法难以讲好的政治原理和历史知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因此,课堂实验并不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否定,更不能纯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博取学生关注而盲目为之,那种注重形式而忽视内涵的“实验”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严格做到以实验大纲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准绳来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体现出特定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简短性原则
课堂实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特殊手段,在一堂课中的实施时间不宜过长。我们得出这个结论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实验之前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理论讲授和实验介绍;二是实验时间过长会使学生感觉疲劳进而忽视实验目的;三是实验之后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从我们这一次课堂实验的三个步骤来看,15分钟的操作时间是比较适宜的,既能顺利完成实验内容,又能充分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并用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分析问题,然后作出理性的选择。
3.主体性原则
将课堂实验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就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首先要选择学生比较关注的实验主题。我们这一次实验选择的是“个人面对新民主主义土地政策的政治选择心理”,从反馈信息来看,这个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的选题足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家庭都曾经面对过这样的历史境况。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的经验是不要对学生的实验结果作出对错评判,只考察他们的实验方法和思考技巧,以此提高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动性原则
课堂实验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一个显著区别是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相互作用或影响”。〔8〕我们此次研究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在课堂实验中要创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使其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与此同时,在实验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促进其全面而科学的发展。通过这种互动式的课堂实验教学,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终达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2〕 孙玉健.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紧迫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09):5-7.
〔3〕 冯晓阳.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0,(06):138-141.
〔4〕 汤俪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环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66-68.
〔5〕 唐鸣.政治学研究的困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36-38.
〔6〕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8.
〔7〕 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的调查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1):111-115.
〔8〕 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