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月红
【摘要】近年来对小学科学的教学研究很多,但是没有找到较为合适的突破口,很多教师一味的将关注点放在教学上,忽略了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使花费了大量时间,其效果还是不明显。基础教育课改之后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对小学生有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式学习是基础教育课改推行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在国际教育领域这种学习方式也非常活跃,对于增强小学生课堂的参与率、积极性都有着正向的意义。本文将对小学科学实行小组合作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前言: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小学生科学课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然而在真正实践中,整个课堂却一度失去控制,学生一聚到一起就会开始嬉笑打闹,并不探究讨论内容,当老师询问讨论结果时,都是固定几位学生去回答,课堂气氛过度活跃问题屡见不鲜,学生抢着说,说什么的都有,谁也不听谁的,常此以往小组合作学习将失去实际意义。如果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掌控,就会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做到教师轻松教学、学生快乐学习,课堂也会不断呈现积极学习的活力,而不是过分的活跃。所以,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正确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一、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的科学课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学当中实验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实验的探索和验证,建立科学的概念、发现科学的规律。要在实验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构建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小学科学课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存在诸多问题。
(一)形式大于实质
当教师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时,由于学生的基础程度、性格差异,学习能力都有差别,很难使全部学生都融入到讨论中,这时候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问题看法时,说闲话、打闹、每人说一句话就不再说话的现象几乎都会存在,这样没有在明确目标指引下的讨论,分工不明确,岗位意识薄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二)合作讨论的内容不合适
讨论内容过难、学生过多、教师指导不够及时都会造成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教师经常会从一个组又被叫到另一个组,巡视时间长,个别小组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整个课程的规划会被打乱,最后就会是下课铃声响了,科学实验还没完成的结果。
(三)教师忽视整体
当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通常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是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常常停留在对个别学生评价上,反而忽略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也就会有很多学生浑水摸鱼,根本没有参与思考和讨论。
(四)部分人的合作
讨论中少数人参与思考和讨论,多数人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好的小学生和性格外向的小学生一人控制了小组的合作过程,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还是这一少部分学生,呈现出少数人学习多数人跟着蒙混过去现象。
二、针对小组学习现状的对策
(一)分工明确,合理建组
将组内学生合理分工,设立小组长、操作记录员、讨论汇报员各一名,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小组长应选用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的学生担任,对组内学生进行分工,能够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讨论,保证科学实验的操作每位成员都能参与其中。操作记录员要将小组中探究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要将本组讨论内容加以总结之后进行全班形式的汇报交流。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合作主题设立不同角色,严格要求学生懂得承担责任、互相协作、有团队精神,并且有效的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在分组时也要注意小组的合理性,要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率,尽量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保证学生整体的进步,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二)构建有效地小组学习模式
激励学生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建立强烈的求知心理,为接下来学生能够良好地进入小组学习氛围做铺垫,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充分操作机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调节。在推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随学生的特长而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教师做适当疏导和点评
教师要在小组合作适当的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思路,加深认识。不断给予正确疏导,使学生讨论更有目的性、观察更有集中点。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在点评过程中要多用激励的语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情景评价相结合,将小组整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科学课“小组合作探秘学习”模式的正向作用。
(四)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分工下发记录单,要求每位学生亲手记录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内容,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分配合理情况下,要求学生互助,积极思考,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探究,避免事不关己的现象发生。
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积极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期间,教师也要不断加强探究,努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学男,叶宝生.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独特功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9:107-108.
[2]冉东波.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J].新课程(小学),2013,05:80-81.
[3]周娈.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