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珍海
【摘 要】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应以专业化为导向,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评制度方面实现“专业化”,从而提高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 中职语文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22
近年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相对专业课程来说,中职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由于课时的减少,学生兴趣不浓,关注程度的降低,职校语文教学的无效问题和低效问题严重,现状令人堪忧。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语文课在夹缝中求生存。许多学校多年来使用一种教材,所选篇目不够严谨,内容陈旧,脱离社会学生实际的需要。大多数学校无论是就业班,还是职高班都是使用的一套教材,没有很好地结合专业区分使用,大多数教师也不敢擅自调整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僵化。相对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实操教学,语文课堂缺乏生机,导致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
中职校的多数学生都认为“语文教学与专业没关系,是浪费时间,只要学好专业即可”,而想升高职的学生却认为“老师要顾两头,教得困难,我们学得也困难”。正因为这样,职校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低,乱用词语、语法错误的现象随处可见,口语表达往往也词不达意。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与社会的人才需求规格尚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实效性,就要体现各专业的特点。只有结合专业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应确立专业的导向性
为专业服务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有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是:既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学习、就业、工作转岗和创业能力。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体现和满足这些要求,实现专业化,确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专业化”导向,即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突出专业性,“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文化素质,“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这既是完成职业教育的培养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要求。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性与技能性、市场导向性与素质导向性的有机统一。
中职语文教学由于学生起点低、课时少等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普高相比,应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发展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中职语文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1.树立职业岗位理念。
在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高耗费低效率。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当今的专业课改革相距甚远。因此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岗位教学理念,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读写基础与口语交际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培养实用性人才。在使用教材时应始终抱着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让学生多参与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给学生“鱼”,而是教会他们怎么“渔”。如教材每个单元安排有4~5篇例文,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选择其中的一篇例文和学生一起分析,余下的几篇例文可放手让学生来分析,教师稍加指导,课堂中可多让学生阅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做练习,甚至安排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制定切合专业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就应该把“专业化”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目标是学习的动力,中职生基础比较薄弱,各个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职校语文教师看似工作轻松,往往给2~3个专业班学生上课,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目标的制定上,要把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专业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不同的专业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对语文教学也有不同的专业要求,这就要求在具体的语文教育中,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兼顾专业教育的要求,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侧重,旅游专业应侧重文章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时也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语言表达上,甚至模拟导游带领大家游泰山;财会专业可侧重于谋篇布局的分析,让他们训练思维能力;而计算机专业,则可让他们多朗读优美的文段,赏析优美的语句,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
3.选好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
中职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往往忽视文化课,尤其是厌学语文。这时语文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现实化,即以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例子、事实、插图等来充实教材内容,在内容中考虑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自然环境,尽可能实现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利用学习者的意愿来掌握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较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本的使用者,就应该根据专业挑选或编写“专业语文”教材。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自主愉快地学习。
4.采用多元评价制度。
大多数职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也只是以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升学率或合格率来考评。结果,教师死教,学生死学,考试死背,愉快的学习成了受苦训练。甚至考前(高一高二“统考”、高三高职考)师生联合猜题,投机考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没有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日趋淡化。试想,如果电财专业、商务专业的学生,没有一手好字,甚至连端正清晰都谈不上,口语交际能力低下,甚至于企业文书都写不好,甚至文句不通。这样的语文教学肯定不成功,而且学生职业能力差,竞争能力缺乏,用人单位是不欢迎的。由此可见,评价教学效果不是看高分,而是评能力;不是单看一张标准化试卷,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专业运用能力多方面综合评价。如很多学校的语文考核,一般采取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评价方式,以终结性测验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就容易让学生抱侥幸心理,养成“平时不学,考前突击”的坏习惯。因此,首先要在总体上打破传统格局,以平时考核为主(60%),期中期末考试为辅(40%)的多元评价制度。而且平时考核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又要评价学生的“学”,还要体现师生双方的“互动”。只有采取多元评价制度,中职语文教学才能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实现有效教学。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分析现状,认清形势,把握好方向,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更大程度地解放思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以“专业化”为导向,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也让中职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突显优势。
参考文献
[1]陆磐良.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J].教育参考,2005,(3).
[2]凌龙华.语文有味才有位[J].教育参考,2005,(3).
[3]董爱萍,巢拥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应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