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阿万
【摘 要】每个教师都曾心怀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然而,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教育成效的低微经常会令人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作为教师,首先该保持心态平和,冷静地看待学生问题。其次才是寻根挖底,找准方法,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关键词】心态平和 用心解读 有效沟通 宽容自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05
孔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用行动践行了“有教无类”,身为教育者,对所有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即使学生品性顽劣,教师也要用春风般和煦的语言和行动感化他,使之向善。这是很高尚的教育情操,因而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很多教师将孔老夫子的教育理念奉为圭臬,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虔诚地践行。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教师遭遇性格各异的学生,尤其是某些狂妄又偏执的学生,心中的天平有时就难以保持平衡。而一旦内心失衡,理智就可能被情感所左右,孔老夫子的教诲也将被抛到九霄云外。随之而来的,或许就是惩罚、谩骂、无视等等加诸学生的、有违师德和本心的行为。当教师行为失控,带来的将是学生心理的逆反、师生关系的恶化和教育的失效。教师具体的做法应是:尊重学生,用心解读学生行为;打开思路,让师生沟通更有效;反躬自省,寻找教育无果的症结;学会宽容,给学生改变的空间。用心学习,勤勉自省,才可以让问题处理更有成效,才能让教育充满智慧,充满人情味。
因此,当教师与学生“过招”时,首先得保持内心的平静,只有心态平和了,才能更冷静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狭路相逢“智”者胜,教师只有平心静气,开动脑筋,运用智慧,才可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想出高招、妙招,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用心解读学生行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其潜意识的反应,任何一种行为的发生,都有其潜在的动机。要想准确解读一个人的行为,就得用心探求其行为背后隐藏的初衷。
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学生每一种行为的发生都有具体的原因。就像学生厌学,原因就多种多样。基础差、没信心、自暴自弃,不喜欢某一个学科,对某个老师的言行不满而用不学习来“报复”,沉迷游戏或感情、无心向学,与家长关系不和睦而以不学习“消极抵抗”,以上这些都可能是学生厌学的原因。只有找出“病因”,才能想方设法、对症下药。
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不能单凭经验轻易地给学生的行为“贴标签”,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读”,会给学生留下“老师只是胡乱猜测,根本不了解我的内心”的不良印象。这样一来,学生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更进一步地与学生交流就会有阻力。所以,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被学生行为的表象所迷惑,也不应草率地下结论,而要细致观察,深入了解,拨开笼罩在学生思想上、心灵上的重重迷雾,挖掘学生行为的真正成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沟通也得你情我愿
很多教师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就是在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时候,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引经据典、以身试教,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可能只是静立在旁,垂头不语,貌似受教,实则反应寥寥。信息的输出与接收的不对等,造成了教师教育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却仍无动于衷,可谓吃力不讨好。
事实上,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某些问题,方法有很多。面对面的交流,够直接,教师可以在交流中观察学生的反应,获得相对真实的信息,并可顺势将谈话引向预设的方向,有时效果不错。但是,当面沟通,也有其弊端,当遭遇异常“镇静”或固执的学生时,教师的苦口婆心可能换不回学生一丝的反应,倒会凭生一股怒气!当双方都不够理智时,一旦处理不当,还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峙”,话不投机、不欢而散是常有的事,甚至还有可能让谈话“硝烟四起”,场面就更难收拾。因为学生往往思想不够成熟,心态也不稳定,所以在面对教师的训导时,很容易紧张,进而产生自我保护的机制。此时的他们就像刺猬一样,将身体蜷缩起来,把尖刺对准给他造成威胁的“敌人”,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样“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自然不利于沟通的顺利开展和问题的有效解决。
所以,为了让“沟通”更有效,教师不妨打开思路,避开会让学生不自在的交流方式,多尝试其他方法让学生接受信息。像递纸条、传短信、发邮件、周记评语、网络留言等等,都不失为可以尝试的好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学生置身于他觉得安全、放松的环境,他的情绪会比较平稳,也不会防备过度,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当沟通没有了压迫感,变成两厢情愿的事,教师只要多费些时间,自然会收获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三、口不能言心自省,少些抱怨多点自勉
平常同事之间交流,偶尔会听到类似的抱怨:“这个学生脾气太倔强,我想尽办法还是没法让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朽木不可雕也”,“那个学生自以为是,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很难搞定”、“我都跟他谈过多少回了,还是一点进步也没有,气死人了”。当一个人对他人寄予期望,而他人没法达到自己预期的要求时,他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进而心生怨怼。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总会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强人所难。因为学生不是机器,他也有思想和主见,如果没有让他真正认识到做某件事对他的意义,就算老师磨破嘴皮子,他仍然会打心底排斥,即使按着老师的意思去做也不太可能做好一件事。
王安石说过:“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教师应该抱着更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在抱怨学生“不听话”之前,不妨先反省自身的行为。平时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在教育中,自己投入了多少,期望的又是什么?学生为什么无法接受自己的观点?在与学生交谈时,有没有尊重对方?语气会不会很强势,不容人反驳?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了吗?有没有持续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肯定与鼓励?在自我的问答中,或许教师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客观地考量自身,更宽容地看待学生。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遇事多问责自身,少怪罪他人,摆正心态,才能更理性地接受现实,面对挑战。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育也不应急功近利,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一米阳光照不亮裱糊了的胸膛,要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用心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用最恰当的方法与他们沟通,多些宽容、少些苛责,让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关爱与引导中摆脱稚嫩、走向成熟。
用心,让教育充满智慧,充满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