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开启数学学习

2015-05-30 08:26王秀成吴晓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绘本教学小学数学

王秀成 吴晓超

【摘要】 优秀的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儿童讲故事,图画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文字简洁明练,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合理地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绘本故事,学生既可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体验数学发展抽象的过程.本研究以绘本的创意教学为研究的突破点,结合教学实例,力图探索绘本故事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形式.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绘本教学;数学绘本

绘本故事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大量的图画、图表、实物等教具帮助儿童建立具体形象思维的表象,所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习单纯文字性的内容难度较大,尤其对于相对枯燥的数学而言,更是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而言,绘本故事可以成为进入数学世界的钥匙,利用绘本故事营造的愉快的学习情境,利用鲜活、具体的图片开启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门.

本研究选取一年级“10的认识”为研究案例,采用绘本教学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沉浸于绘本故事的情境中,达成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数学绘本设计理念

从思维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之间,正在逐步形成类结构和序结构,并在它们的基础上综合反思形成数结构.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的思考方式.学生需要体验 “实物→点子图→数字符号”的抽象过程,才能够真正建构起数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如何让学生有效地体验数字抽象过程?数学绘本提供适合的突破口.在绘本故事中,学生可以与故事人物进行“交流”,以“同伴”的身份,陪同故事主人公体验数学发明、发现的过程,在故事中体会数学的抽象、简洁的特点.因此,绘本教学是适合一年级学生的.

一年级的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始,学生在分类与比较的基础上,学生建立数概念,体验数学思维.“1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数学符号语言,是形成数学思维、书写、学习习惯的开始.而其中“10”是计数的一个转折点!10不仅是一个数字,它让学生第一次接触了数位,了解十进制,了解作为单位的“10”.由于该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以及认知规律、特点限制,位值制这一思想方法只做简单的渗透.在四年级上册“认识多位数”的学习中还要重点介绍十进制计数法、位值制思想方法等.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年级“10的认识”为研究案例,进行实践探究.

二、绘本教学实践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演示课件,展示改编绘本故事《农夫卡卡》.

师:生活在非洲草原的卡卡已经学会了很多数学内容,他认识了1~9,他还学会了什么都没有可以用0表示,他现在看到什么都想数一数.

【设计意图】绘本故事是一年级新生熟悉的故事形式,利用绘本故事,能够有效地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沉浸于故事情境中.

利用绘本故事简单回顾以往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二)自主探究,体验数字抽象过程

师:卡卡的牛又生小牛了,大家来数一数他现在有多少头牛了?你觉得卡卡会怎样表示这些牛呢?

教师发下学习单,学生在学习单上把这些牛转化成习惯的抽象方法.

师:孩子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可以画○,代表牛,也可以用√,可是我觉得你们用了太多时间了,画这些真的太麻烦了.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可以直接写数字.

师:数字该怎么写,需要再创造一个符号吗?现在不用回答老师这个问题,仔细思考,我们看看卡卡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绘本故事,学生和绘本故事人物一起学习.学生扮演“小老师”,利用学习单自主探究学习.练习单从十头牛,到摆石子,到数字逐步完成抽象的过程.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抽象、简洁的特点.本环节结束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保持学生好奇心与注意力,进入下一环节.

(三)突破难点,初步理解位值含义

师:快看,卡卡漏掉了一头牛.他现在一共有多少头牛了?想一想现在卡卡应该怎么数呢?他还可以用手指表示吗?

生:手指不够用了,得想其他的办法.

师:你可以帮他想其他办法吗?

生:可以从头开始数,已经数过的可以记录下来.

师: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记录?

生:可以把牛关进笼子里.十头牛一个笼子,一个笼子就代表一个十,代表十头牛,这样数笼子就可以了.

师:的确是一个方法. 一个笼子表示十头牛,留在外面的就可以从头开始数.思考应该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它呢?如何和外面的牛区别呢?

生:可以写在不同的位置.

师:我们可以将数字放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含义.“十”我们就可以记录为“10”,前面的1,我们可以理解为有一个笼子,代表了一个十.外面没有牛,什么也没有就是0,所以0写在后面.

【设计意图】数学的发生、发展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孩子最直观的体会就是,我需要数数,可是手指头不够用了,需要想办法.“如何记录?如何区分?”这些问题是可以激发孩子思维的“冲突点”,引发学生思考“将数字符号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含义”,以此为突破口,初步理解数位的含义.

有的学生可能会直接写出数字“10”,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写“10”?为什么不是“01”?为什么不是创造出一个新的数学符号?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是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十进制”?学生可以通过数手指的活动初步形成“10为一组”的观念.但是对于“一个十”与“十个一”等价的观念,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理解上的困难,需要经历实际的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在理解10的含义和书写规则(十进制)后,应该对于百以内的数字有一定的猜想,如在10的基础上,可表示为“1个10和1个1 ”(11),以及两个十(20),可以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时间,并能够说出自己对这些数字理解的方式.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师:你们已经知道数字“10”长什么样子了.咱们教室里面有没有“10”呢?有哪些东西可以与10有关呢?

1. 图中有( )个小动物.

2. 请把左边的8个小动物圈起来.

3. 请把从右数第9个小动物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完成练习单上的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积累更多生活经验,获得抽象的素材,深入体会数学抽象过程.

三、绘本教学实践总结

1. 紧扣《课标》,绘本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着充分体现《课标》的精神,绘本故事从导入到自主探究,每一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2. 沉浸学习,绘本贯穿学习

沉浸理论是由匈牙利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于1975年首次提出的,该理论可以解释当人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到某一情境当中去,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并且过滤排除掉所有不相关的感觉和知觉,全身心进入到一种沉浸的状态中去.

本教学利用绘本故事贯穿教学过程,学生沉浸于故事中,在愉悦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达到学习目标,是沉浸理论在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一次成功实践应用.

3. 巧提问题,创设思维冲突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只有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与目标结构存在不平衡状态,才能够发生同化或顺应.认知冲突的激发,就是让学生体验到认知结构的不平衡状态,能马上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中有了冲突,才有了思考的必要性,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训练,真正的学习才由此开始.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与学生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中,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

【参考文献】

[1]费国平.数图结合,培养兴趣——论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8):37.

[2]汤杰英.学前教师领域教学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唐果.解析台湾小学数学教学(下)——访台湾教学改革专家吕玉英[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03):43-45.

[4]方岚.数学绘本: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新可能[J].江苏教育,2013(41):36-38.

[5]陈睿睿.以绘本为媒介实施品格教育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6]隋成莲.绘本创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绘本教学小学数学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基于文体意识的小学语文绘本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趣味绘本,玩转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绘本中数学信息的间接呈现方式
数学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