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剑
[摘要]通过创设情境,可以使班会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班会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较好地达到班会课的目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班会课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120
在传统的班会课中,大部分情况下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述,学生在讲台下聆听。这样的班会模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班会的精神实质没有得到很好的领悟。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集成系统,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主题班会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及时、直观、生动和大量地把各种图文声像的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使某些内容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導入激情, 渲染气氛,陶冶情操
一节主题班会课的开场白,相当于一部电影的开头,能否吸引人,就看这开场白能不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以精彩的情境设计开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兴趣,形成主动参与的驱动力,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启迪,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情境设计的宗旨是搭设学生活动的平台,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那么主题班会的开场白如何进行情境设计呢?当然,主题不同,设计的情境肯定是不一样的。主题班会《感恩父母》,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位母亲分娩,到教孩子走路,到教孩子系鞋带……帮孩子成家,一幅幅画面,再配上感人的字幕开头,这是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育契机。主题班会《做生活的强者》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开头,会更有感染力;主题班会《爱心献社会》用韦唯的《爱的奉献》开头更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主题班会《学法守法,预防犯罪,健康成长》让学生观看CCTV12《忏悔录》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编排演出小品,开设“模拟法庭”。这样有众多学生主动参与、紧张而又愉快的班会,不仅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竞争意识,而且会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过程巧妙,主动参与,发挥主体
有了前面好的开头,可以说也就意味着主题班会的召开成功了一半,但若是中间环节设计得不好,学生参与的热情度不高,冷场了,那么这节班会课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创设与主题相吻合的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拿《感恩父母》这节主题班会课来说,以学生欣赏一幅幅感人图片谈感受开始,紧接着我进行了这样的情境设计:由主持人在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伴奏下满含深情地朗诵一篇感人故事《树的故事》作为过渡。学生依旧沉浸在音乐和美文当中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张便利贴,让他们用5分钟的时间动手写下自己从父母那里收获到的,又令自己难以忘怀的事情,并写上一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还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所写的大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讲到动情之处时有的学生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而听的同学受到感染,也跟着哭了起来,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接着请学生把写好的便利贴一一粘贴到教室左边事先布置好的一张画着大树的彩纸上。之后,全班学生起立,随着多媒体播放的音乐节奏,齐声歌唱《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父母所给予的那份爱的感谢。这一环节的情境创设,不仅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主动地参与班会活动中,而且也实现了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对父母的情感在此刻得到升华。
三、课外延伸,丰富情感,体验精彩
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丰富,体验变得更精彩。而班会课注重课外的延伸就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如在召开《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课后,我进行了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利用周末回家之后,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然后把自己当时的感受写下来,在班上进行交流并评选。学生袁某描述自己把全家的衣服洗干净的感受时这样写道:当妈妈回到家,看到竹篙上晾晒的衣服,愣了一下,然后我看到妈妈用手擦了一擦眼睛,她竟然哭了。在我的记忆里,妈妈总是那么的坚强,从来没在我们面前流过泪。没想到我的小小举动竟让妈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看来我为爸爸妈妈做的事实在是太少了,从今以后,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孝敬父母。
由此可见,主题班会课上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渲染气氛,陶冶情操,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能够丰富情感,体验精彩。因此,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课上,应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多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班会,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得到同步的发展,让班会课因情境而精彩。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