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
摘 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成人通常会较为简单地把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这孩子好打架”,或者是“这孩子怎么这么小心眼儿,不识逗”等等。幼儿究竟为什么会产生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解读幼儿的心域世界,端正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科学看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态度,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规避具有破坏力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早期干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2-0021-03
幼儿为什么会产生攻击性行为?这一直是人们经常探讨和谈论的话题。对于心理学家来说,不同流派依据自己所持观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其主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行为主义对幼儿攻击行为的解释
行为主义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个体受到刺激之后,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后,个体做出的具有破坏力的自我保护性反应组合。当幼儿的这种行为在单位时间内具有恒定性时,我们称其具有攻击性。
(一)案例
A幼儿因为搭建积木过程中少了一块合适的积木,便从B幼儿已经搭好的积木中撤走了一块,致使后者坍塌,B幼儿受到刺激,小脸通红,马上攥起拳头打了A幼儿一拳,并踢翻了A幼儿的积木群。
(二)解析
在这个案例中,A宝宝为了满足其所搭建的积木群结构的完整性,既无视B幼儿的劳动,又忽略了B幼儿的感受,在撤走B幼儿积木群中一块积木后,导致对方作品的坍塌,使B 幼儿受到刺激,腺体的迅速分泌导致其产生了还击对方的自我保护性反应组合。如果上述幼儿反应行为在单位时间恒定发生,我们就称之具有攻击性。但如果幼儿在成人教育引导下或自我反省下又友好地在一起,没有形成单位时间恒定行为,就不能称B幼儿具有攻击性行为。
(三)建议
当辛苦完成的作品被人无端摧毁时,幼儿产生激愤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如何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的态度也是成长的必修课。再遇到这种突发情况,当心情变得急躁而又愤怒时,可以教育幼儿学会调节情绪。简单的如深呼吸,从1数到10,使得腺体分泌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肌肉收缩得到一定缓解,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叠加发生,养成幼儿更为理性的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
二、机能主义对幼儿攻击行为的解释
机能主义强调人的行为的内驱力。在著名心理学家吴伟士的心理活动公式S-O-R中,其中S表示刺激,R表示反应,中间的O代表内驱力。
(一)案例
小班的C宝宝家里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及其他长辈对孩子的需求基本有求必应,但是有一天,C宝宝在商场里想要某件玩具,妈妈认为家里已经有很多同样的玩具而拒绝购买,并把本来抱在怀里的C宝宝放在了地上,这时奶奶走了过来,准备安慰C宝宝,C宝宝却一巴掌拍在奶奶的脸上。
(二)解析
在这个案例中,C宝宝想要某玩具而被妈妈拒绝。根据其案例背景可知,其个人愿望在家庭这个范围里恒常被满足,这是家庭给予了幼儿一个错误的内在秩序感,即“提出愿望——愿望得到满足”,然而这次提出愿望后愿望却没有达成,幼儿的内在秩序感被打破,从而产生痛苦的感受;妈妈的怀抱对于幼儿潜意识里有着安全的意义,当幼儿被硬性放置到地上的时候,会产生安全感突然被剥夺的恐慌感受。恒常稳定的秩序感和安全感的突然变化,对于C宝宝来说是S(刺激);C宝宝秩序感、安全感遭到破坏,从而产生了抗争的心理反应,这是O(内驱力);C宝宝打了奶奶一巴掌这是行动(R)。
(三)建议
1至3岁是幼儿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眼中的世界是以不变的程序和秩序存在的。这种程序和秩序形成了幼儿内在的逻辑感,这就是儿童的“直线型思维”。在这个时期,家长首先应该明确秩序感建立的重要性,摒弃错误信息的传递及错误秩序感的建立,从而正确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秩序感、逻辑感。
2.父母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馨的家庭氛围,床头的台灯等都会给予幼儿安全感。当幼儿的内心还没有足够强大,这些事物都是幼儿弱小心灵的栖息所。当这些心灵栖息所发生变化时,有的幼儿甚至会产生灭顶之灾的痛苦。所以,当幼儿做错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们要慎用责备打骂、关独立屋、拉黑屋子里的灯、从怀抱里推出去等行为手段。如果一定要对幼儿进行惩戒的时候,要记得和幼儿讲清爸爸妈妈是爱他的,但是,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必须教幼儿自己冷静一下想清楚,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爸爸妈妈不去打扰他,他也不要打扰爸爸妈妈,过了规定时间爸爸妈妈还会回来。避免因家长的不耐心,而养成幼儿暴戾的性格。
3.《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见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宣讲,从小就要对幼儿进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在家里,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很多细节都会被幼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也有很多幼儿在很小的时候无意中拍打了长辈的脸或头,然而对于孙辈的无礼之举长辈很多时候并不介意,甚至觉得很有趣,幼儿在长辈的反馈中看到的是喜悦,不正确的行为得到长辈的认可,幼儿便不会再介意行为的社会意义及其错误性,只作为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从而这种无礼行为会以各种形式泛化到其他情绪表达中。因此,当幼儿第一次有了这种行为的时候,家长要抓住教育契机,让幼儿明白长幼有序、言行有礼的意义。
4.影視等媒介上常会有血腥暴力的镜头,对于成年人来说,其中包含了很多暴力美学和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宣泄。但是对于3~5岁的幼儿,乃至其他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尚不能分清是非对错,行为得当与否。当自己最亲近的长辈每日陶醉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时,这些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得到了长辈的认同,那么拳头也就成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第一选择。所以,当家长看这些暴力影片时,要尽量避免其对孩子的影响。
三、精神分析流派对幼儿攻击行为的解释
精神分析流派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属于对本我的一种释放,是对精神压力的一种宣泄。精神分析论认为攻击行为总是与个体内心世界的平衡受到外界的侵犯、威胁、挫败相伴发生。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运用了非理性地应对焦虑、心理冲突或者挫败的方法即是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在其自我防御机制理论中主要提出了8种:否认、移置、投射、合理化、反向作用、倒退、压抑和升华。上述理论中最具攻击性的是“倒退”,在3~5岁幼儿日常生活、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来印证。
(一)案例
某宝宝的妈妈刚刚生了一个小妹妹,全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新生儿身上。有一天,这个宝宝在幼儿园玩娃娃家的时候,因为她喜欢的一个娃娃被先到的小朋友拿走,并拒绝分享的时候,她气鼓鼓地返回座位,盯着那个小朋友看,然后又折回娃娃家伸手抓了对方的脸。
(二)解析
新生儿的诞生把成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去,大人们把更多的关爱给予了这个新誕生的小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妹妹的诞生对于姐姐来说侵占了她原有的地位和利益。爱的缺失导致姐姐安全感降低,对成人开始产生了埋怨和逆向期盼,对外界开始怀有敌意。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理论中的 “倒退”认为:当个体遇到挫折时,其会用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对现实进行反应,目的是降低焦虑,获得他人的同情。当在幼儿园玩娃娃家时,这个小姐姐最喜欢的娃娃被别人拿走,进而又被拒绝分享时,她积累的负面情绪和对外界的抗争使其潜意识的自我保护爆发了,潜意识里对成人爱的渴盼,综合在一起发生了“走回去思考——不良情绪堆积——抗争”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当然,也会有部分相同遭遇的幼儿,会违心地逢迎家长的喜好,做一些本我并不喜欢的事情,以博得家长的注意和喜爱,是“倒退”行为的另一种表现,也是对成人能对其给予更多的爱。这将会希望幼儿未来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性格养成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世界观和人生观也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方向。
作为再生育的家长,要尊重大宝宝的心理变化,需要在小宝宝出生之前,引导大宝宝萌发对即将降生的小宝宝的关爱以及即将“升职”当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
(三)建议
1.请大宝宝帮助设计婴儿房,帮忙挑选婴儿床甚至新生儿寝具,让大宝宝感受到自身被尊重,能够参与到家庭的大事件中来。
2.睡前讲故事给大宝宝小宝宝一同听,让大宝宝潜意识里逐步接纳小宝宝的存在,并期待见到这个每天都在一起却一直不知道样子的弟弟或妹妹。
3.当大宝宝有重要事件需要家长参与时(如亲子运动会、家长会等),家长一定尽力参加并积极表现。
4.和大宝宝约定一个“暗号”,当父母分身乏术而大宝宝又需要你的关爱时,可用事先约定好的“暗语”来表达对TA的爱,让大宝宝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忽略TA,一直爱着TA。
5.请后补监护人提前进入大宝宝的世界,当父母分身乏术,需要其他人来帮忙时,后补监护人突然的进入会扰乱大宝宝的生活秩序,破坏TA内心世界的平衡关系,所以,不论是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是保姆,都需要提前与大宝宝沟通,了解大宝宝的表达方式以及需要与习惯,让大宝宝能够接受并喜欢他们的存在。
总之,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形式有很多。比如,某幼儿比较矮小,为了引起教师和小朋友对他的关注,有一天他可能会突然暴发出极强的攻击性行为,从而达到被教师和小朋友注意的目的;又如,一个常被小朋友耻笑身体孱弱的男孩,其自我价值受挫,为了表示自己也具有很强的力量,也可能会突然暴发攻击性行为,如,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同伴或动物。我们在探索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寻求解决方案时,注意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是首要任务,后续的教育才会更具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