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洪燕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肠梗阻,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漏诊、误诊将直接威协患儿的生命健康[1]。本文对2008-05—2014-05南阳市宛城区妇幼保健院收治并确诊为肠套叠的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比较1岁以内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临床特点的不同,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一步地认识。
1.1 一般资料 2008-05—2014-05来我院就诊的肠套叠患儿80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1岁,平均年龄(5±1.9)岁。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X线透视下气灌检查确诊,并予以空气压力灌肠复位治疗[2],对这80例患儿发病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发病年龄与性别构成 80例肠套叠患儿中男54例(67.5%),女26例(32.5%),其中1岁以内41人 (51.25%),男 26人 ,女 15人 ;1岁 以 上 39人(48.75%),男28人,女11人。1岁以内与1岁以上儿童在性别构成比方面比较,χ2=1.9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分型 回结型61例(76.25%),回回结型17例(21.25%),小肠型1例(1.25%),结肠型1例(1.25%)。
2.3 临床表现 1岁以内与1岁以上儿童临床表现(表1),患儿表现有呕吐者占81.25%(65人),腹痛93.75%(75人 ),血 便 46.25%(37人 ),腹 部 包 块21.25%(17人)。两者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1岁以内婴儿与1岁以上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比较[n(%)]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本病51%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但新生儿罕见[3],本组的发病年龄在2个月~11岁之间,1岁以内男女比例为1.7∶1,而1岁以上为2.5∶1。肠套叠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因肠集合淋巴结肿胀,形成肿物突出,构成肠套叠的起点,导致肠蠕动的节律发生变化,从而诱发肠套叠,如饮食改变、病毒感染及腹泻病。
根据肠套叠发生的部位,分为回盲型、回结型、回回结型、小肠型、结肠型及复合型。本组患儿以回结型为主,占76.25%,回回结型占21.25%,1岁以内与1岁以上儿童均为回结型和回回结型为主,肠套叠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1岁以内婴儿症状较为明显,尤其血便的发生率远高于1岁以上的儿童,这与肠道的解剖特点有关。由于1岁以内婴儿的肠管较小,套入部肠管容易发生水肿、淤血,套入部肠壁静脉怒张、破裂出血,形成果酱样血便,而年长儿童肠套叠时,肠壁相对较厚,肠腔相对较大,套入部的肠管尚可保持血运通畅,水肿充血程度较轻,少见缺血坏死,故较少出现血便。婴儿的腹壁较软,容易触及包块,故腹部包块的发生率较高,还与首诊医生的检查是否细致、全面有关系[4]。同时应重视几点:①1岁以内婴儿出现果酱样便或血便者。②1岁以内婴儿无发热的突发性哭闹伴呕吐而未排大便者。③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拒乳者。④1岁以上肠套叠需与菌痢、肠炎、过敏性紫癜、蛔虫性肠梗阻相鉴别。⑤因患儿不配合体检及腹腔胀气、腹紧张等因素腹部肿块常不能扪及,不能就此排除肠套叠可能。
在肠套叠的处理上,最重要的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分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法。空气压力灌肠法的治疗效果较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的特点,文献报道,成功率可达90%以上[5]。若发病已超过48 h,全身情况差,如有脱水、精神萎靡、高热、休克等症状者应尽快手术治疗,总之必须正确评价肠套叠主要症状的诊断价值,综合细致分析,及早诊断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率,最大程度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
[1]李苗苗.小儿肠套叠34例手术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14,35(15):3.
[2]姜国伟.小儿肠套叠102例空气灌肠复位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5(3):53.
[3]许学明,郭振海.自制空气灌肠仪治疗儿童肠套叠80例临床分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73-74.
[4]李新刚.小儿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4):75-76.
[5]钱斌,陈宏伟,鲍健,等.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