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刍议

2015-05-29 11:09金烈卫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金烈卫

摘要:体现一堂 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要看这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激趣乐学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便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结果。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寓教于乐,寓教寓趣。

2.创设操作性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安排了两个的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进行思考的,学生提高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3.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第四册的混合运算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游戏环节:四人一组,每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凑出24,谁算出来牌就归谁,最后谁的牌最多谁就获胜。这不仅让学生复习了表内乘除法混和运算顺序,而且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感到数学真正的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学校忽然停电了,闹铃不响了,大家不知道下课了没有,于是我就说道:我们是9时25分上课的,一节课40分,现在是10时7分,你们算算看下课了没有?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倡导合作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的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学生“再创造”的培养。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我不是局限于让学生只会折1/2,而是给他圆、正方形等图片,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使他们对分数的印象深刻,在自我探索中掌握了分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统计”时,通过故事导入后,联系实际来统计全班学生爱吃水果的情况。这时屏幕上出现三种水果,学生分别选择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我将全班同学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么样来统计呢?在第一册的相关内容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打“正”、打“△”、打“√”。学生可以将上面的水果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当然也有学生会觉得这种统计方法太慢,可以用其它一些符号来统计。课件中也准备了这样一张表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然后投影展示学生的不同统计方法,再让学生讨论探究哪种方法更优。得出“正”字法最优,一是方便、快,二是便于统计的数字。

在第二部分出示课件,要求学生统计出马路上车辆的过往情况。学生意识到刚才探究的打“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准确,便会用这种方法来统计。学生这时都能感受到成功,自己探究的方法应用到生活中的那份喜悦。这样,学生就会在这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中,不断地探索着成长着。

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一课后,为了提高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在教学后,要求学生将某超市水果的销售统计情况或饮料的销售统计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结果作出商家进货情况的推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推理思维和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