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全面开展,既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目前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亟需进行多媒体化教学的尝试。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既要注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又要坚持始终以实际教学内容为根本出发点。现代汉语课程词汇部分的多媒体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我们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汉语教学的最优结合方式,也能为这门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现代汉语课程 教学改革 多媒体化 词汇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正在日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同样,在教育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以多媒体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强烈冲击。数字化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应用,正在引发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转变,并终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因此,顺应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体内容,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也能为其将来从事语言文字相关工作打好基础。[1]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这门课程自身理论性较强且授课方式相对传统,很容易遭受学生的“冷遇”,陷入“教学两难”的尴尬境地。现今,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现代汉语课程的优化改革带来了契机。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1]多年从事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课堂教学多媒体化的有益尝试。本文拟以现代汉语课程词汇部分为切入点,对如何有效地将多媒体融入现代汉语教学这个课题进行探讨。
一、现代汉语课程多媒体化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传统的现代汉语课堂,以教师“板书+口述”课程内容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拥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后,实现一部分教学计划的载体由黑板转变为多媒体课件。相应地教学内容的口头解说部分地转向了教学课件的视觉呈现。的确,多媒体课件在动态性、直观性、扩展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传统纸版教材所难以比拟的优势,更符合人的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然而,要想实现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保证教学设计的切实可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仍需思考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多媒体化教学仍要以课程内容为轴心展开。多媒体的使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多媒体仅仅是教学辅助工具,其使用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多媒体化也绝不意味着完全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取代传统授课方式。现代汉语教学,仍要以基础的语言学理论为根本出发点,以语言学本体内容为根本支撑点,紧密围绕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来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即根据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在板书、口述、动画、图片、软件等多种呈现方式中灵活选择其最优者,并以实际取得教学效果作为检验手段,淘汰效果不佳者,保留并改进效果良好者,不唯多媒体论。
第二,多媒体化教学要重视并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根本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教师一直充当着知识灌输者和课堂主宰的角色,学生则处于相对被动的知识接收者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远多于对学生技能的培训。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之一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外部信息的加工、处理,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以获取知识。因此,多媒体化教学的实现过程必然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使之在消化知识的同时主动探求学习方法,也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所要负载的任务之一。
第三,促进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汉语教学要素的有效结合。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层级性和生成性等特点。而现代汉语等教学课程,其主要目标就是传授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更具直观性,更有利于突显语法的特性,更便于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结合特定的教学要素来深入思考其在多媒体技术层面的最佳讲授方式。强调针对性,多探讨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多媒体最佳呈现方式。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学环节的有效结合。当新的教学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时,必然要经历一段相互协调和适应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包括导入、讲授新课、小节、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在引入多媒体后,我们既要注意维持每个教学环节的稳定性,精心安排各个教学步骤,保证教学的流畅度,又要积极求新求变,对传统教学环节有所取舍,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创新性。因此,我们要更多地探讨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实际教学环节完美结合的可操作性方法,使得二者相互协调、衔接自然,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既要求我们“变”,即积极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革新,转变教学基本观念,谋求教学技术的升级换代;同时也要求我们“不变”,即始终坚持以实际教学内容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教学要素来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
二、现代汉语课程词汇部分教学的多媒体化探索
现代汉语词汇部分的主体教学内容包括词的结构、词义、同义词和反义词、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熟语、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规范等。[2]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一直不断尝试在词汇部分的教学中融入多媒体元素,并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后反馈积极反省总结及修改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下面将笔者在教学实验中所尝试采用的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总结。endprint
(一)关于词义的性质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等性质。在讲解的时候,注意结合有趣的对比图片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词义具有概括性,是指词义概括反映它所指称事物的共性和特点,并标示所指称对象的范围;而词义的模糊性则是由于词语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及界限的不确定造成的。如果采用直接口述讲解的方式来解释词义的这两个性质,恐怕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在遮住姓名的情况下先展示一些明星的童年、少年时期的近照,让学生猜测每张照片是哪位明星?学生一般都对娱乐圈比较关注,而且通过观察这些似曾相识的面孔大多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接下来,去掉名字上的遮挡来公布答案,印证学生的猜想,并与明星现在的面部照片进行对比。然后,把话题自然过渡到概念阐释上,指出一个人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很难找到一条明确界限把人的不同年龄段截然分开;另一方面,作为专有名词,一个明星的名字可以概括该明星的过去和现在,并起到与其他明星相互区分的作用。如此,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教师在明确概念内容的同时,也能增强授课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二)关于词义的派生
多义词的各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派生义是在词语原有义项(即本义)的基础上,基于事物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派生而来的。因此,词义的派生是一个动态的、历时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对词义的派生进行图解分析及动态演示,有利于增强直观性,强化学生的图形感受和视觉认知。例如,蒋绍愚先生曾将词义的派生方式区分为连锁式和辐射式两种类型。分别以图形表示为[3]:
连锁式如“要”的词义派生路径:
①(本义)腰 → ②中间 → ③拦截 → ④要挟 → ⑤求得 → ⑥需要
辐射式如“节”的的词义派生路径:
教师可以合理借鉴这种形象直观的图形化表达形式,并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示的特性,在幻灯片上逐项展现词语派生义,并同步讲解其不同义项的派生理据,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派生的基本方式,使其在头脑中形成词义演变的历时动态观念。
(三)关于语义场的类型
根据语义场内部各成员的不同关系,可以将其分成“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等几种类型。每类语义场各具特点,需要我们灵活采取合适的讲解方式。如讲解“顺序义场”及其下属类“循环义场”时,可以以“春——夏——秋——冬”为例,用Flash动画展示一棵树从春到冬的生长过程,然后冬去春来,循环往复,加深学生的视觉印象。“关系义场”则可以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图片举例,向学生讲解:牛郎织女是夫妻关系,“婚姻”(图片中的“鹊桥”即“婚姻”的具象化)是“夫妻”这个义场的关系义素;然后用PPT展示鹊桥断裂、牛郎织女各自转身离开,向学生讲解:当婚姻关系破裂后,维系义场的关系义素消失了,则“夫妻”这个关系义场也就不复存在。
(四)关于基本词汇的特点
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在讲解时,教师同样要注意引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点,避免直白陈述。例如先在幻灯片上呈现一些甲骨文常见的象形字(如下图),让大家依据字形猜测到底是哪些文字。然后,公布正确答案,简单解释某些字形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历程,并向学生揭示基本词汇的特点:这些文字所代表的词语已经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其词义和用法至今仍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这些词语不但通用于全民族,不受地域、性别、年龄、阶层等社会特征的制约,而且构词能力很强。
(五)关于一般词汇的特点及其与基本词汇的关系
一般词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往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经常变动,表现为大量的新词产生,一些旧词不断消亡。而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二者之间又可相互转化。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口头讲解难以描述清楚。对此我们可以以新词的命运为视角利用幻灯片动态化、形象化地展现二者关系及相互转化的过程,大致如下图。并向学生讲解:汉语中的新词总是先进入一般词汇,一小部分可能进入基本词汇,但大部分只能停留在一般词汇层面,并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遭到淘汰;而侥幸进入基本词汇的那部分新词,也很难站稳脚跟,其获得稳固性和全民常用性的几率较小,因此有可能在时髦一阵子之后,降格为一般词汇,最终也有可能遭到淘汰。
汉语的一般词汇数量庞大,成员多样,灵活性强。我们在讲解时,可以妥善利用互联网资源,以网络词语、新词新语、外来词为导入点,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扩展思维。例如用多媒体图片展示近几年的新兴事物和现象,像“高富帅”“白富美”“吐槽”“萌”“宅男”“甄嬛体”“何弃疗”“人艰不拆”等等。通过代表这些事物的词语进行来源和构词理据的讲解,既有利于展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时代性特点,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词语发展及规范化等问题的认识。
三、余论
多媒体化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多年以来,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因其理论性强、枯燥乏味而饱受诟病,因此推行现代汉语课程的多媒体化教学势在必行。但实现一门课程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慢慢摸索、积累经验,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走两个极端:其一是“因噎废食”,即因为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暂时不理想,就放弃尝试,认为多媒体无用;其二是“以偏概全”,即因为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而尝到了甜头,便不加节制、随意滥用多媒体,甚至脱离或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要服从服务于整体的教学目标;积极探寻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方式,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使二者相得益彰,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动画、软件、图片、文字、声音、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以上所列举的词汇部分的多媒体教学手法只是初步的尝试,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认可。但毕竟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优化,而且难免挂一漏万。所谓“教学有法儿无定法”,现代汉语的每个教学要素都有实现多媒体化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地积极探索多媒体的用武之地。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1JY074]成果。)
注释:
[1]现代汉语是西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对外汉语专业大一本科生基础必修课程,长期由本院汉语国际教育系的部分教师所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讲授。本课程也被列入西南大学师范类专业重点课程数字化平台课程。
[2]黄伯荣,李炜:《现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董宪臣 重庆北碚 西南大学文学院 400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