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直译”与“意译”之均衡抉择

2015-05-26 01:46钱晨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5期
关键词:直译意译影响因素

钱晨

摘 要:直译与意译之抉择一直都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对的关键问题。学者们始终对实际翻译中究竟是以直译还是意译为主存在分歧。实际上,两种翻译方法相辅相成,只有对影响因素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均衡选择,得出最优翻译策略。

关键词:直译 意译 影响因素 均衡选择

一、直译与意译

翻译实践证明,直译与意译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直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逐字逐句翻译,尽可能地使译文在表达方式、句法结构、语序等“形”的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保证译文的原汁原味。“意译”,则是指在结合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全面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突破原有的表层结构,以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传达其真正意旨,从而使译文更为自然流畅,以有利于目的语接受者的理解。

对于“直译”与“意译”的抉择,长期以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立足于不同的研究角度,两大阵营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著名翻译学家李霁野主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奈达则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1982)中指出“翻译就是译意”,强调通过改变形式,保证内容对等;当然也不乏选择第三条道路的中间派。笔者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直译与意译的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谓孰轻孰重;直译与意译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实践中应相互结合,在直译基础上进行意译。

二、影响译法选择之因素

(一)语篇类型

语篇类型的差别是决定译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体与翻译》(1986)中,刘宓庆从语篇类型出发,提出了“掌握直译意译问题的六个层次”:要求严格的直译、基本直译、一般要求直译、直译与意译兼顾、基本意译、完全意译。不同类型的语篇各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比如科技类、新闻类与政论类文章及学术类文章,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形式比较单一固定,逐字逐句翻译便能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并不需要探究表层文字背后的深层语义,一般而言,直译更适于这类文章的翻译。而在一些文学类作品——如诗歌、小说、舞台剧本、抒情散文中,其语言的语法系统常常偏离其他日常语言形式,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创造出了一些有趣的新模式,会涉及很多修辞手法,原作者往往会将其真实思想内容隐藏在文字背后,此时仅用直译是无法准确传达信息的,只有结合意译,深入挖掘原文的意象与情趣,才能完美地保持原文的神韵。

(二)语境理解

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特别强调语境的作用,认为语言发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需要结合语境加以理解和解释。著名哲学家维特斯坦也提出要关注词是如何使用的,强调语境决定词义。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词义随语境而定,那么对于词语内涵的解读与选择便是翻译的关键任务之一。直译一般采用最常见的释义而忽视隐藏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下便会造成误读,要想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就需要结合语境全面理解原文,正如严复所说:“将原文精神融汇于心”,即意译。比如,一位中国人在回应他人的赞美时说:“哪里,哪里!”,我们若直译为“where,where?”,表面上词义正确,但语义却完全偏离了原文。只有结合语境及中国人的“尚谦”美德,才能准确意译出“I'm flattered”之意。

(三)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passport”,翻译不仅需要向目的语读者呈现易读易懂的文字信息,还要保证准确传达原文意旨,传递源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积淀,每种语言的词汇等级体系、表达方式、话语模式等均不同,承载的文化意蕴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语言文化之间,有相通之处,也有迥异之处,若对原文一味直译,就是“死译”,会曲解原文思想。比如我们常常会用“摸不着头脑”“找不着北”这样的俚语表达“困惑”之意,此时就不能直译为“can't touch the brain”,而该意译为“feel at a loss”或“be unable to understand what it is all about”。类似地,英语中的“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显然不能直译成“天正下着小猫小狗”,而应意译为“下着倾盆大雨”。因而,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源语言文化内涵,遵循入乡随俗、设身处地原则,对文化印记明显的内容进行意译。

(四)翻译目的

文本是作者表达其自身感想或传达写作目的的语言文字,在翻译过程中,直译和意译都是在翻译原文信息,只是从不同表达层面出发。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弗美尔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第一准则,认为翻译方法应基于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应以原文为中心,在确定译法时需要更多考虑译文文本的功能和译文的接受者。若译文是面向目标文化,翻译的目的是让译文能在译语文化中独立准确地传递信息,使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感受相同,此时“意译”更为合适。如莎士比亚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中的“summer”不应译为“夏天”,而应译为“春天”,正是因为文学作品的译作是为了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其思想内涵:英国的夏天气候宜人,而中国人更喜爱温暖舒适的春天,基于此,应将“summer”意译为“春天”,这样才能获得理想效果。但若译文目的是再现原文的语法结构,就必须采用严格逐字对译的直译法。

三、直译与意译之和谐共生

直译与意译属于翻译方法论问题,而翻译方法论的基本任务是既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实质,又具有与原文相适应的可读性,呈现相当的流畅性与风格特点。直译与意译均是实现这两项任务的重要途径,因而两者并不相互排斥,而是要根据翻译目的、语篇类型等具体情况、准确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通过对上述影响译法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基于不同的语篇类型、语境情况、文化要素、翻译目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对直译与意译的重视与要求程度会不一样。有的语篇更多要求严格直译:如条约、法典,有的则更多强调意译:如诗歌、歌词,但总体而言,它们都不仅要求忠于原文内容,还要具有可读性,从语篇的范围来看完全直译与完全意译都不切合翻译实际。正如Wilss所说:“相对不可译的语篇可能包含可译性最理想的段落,而可译性最理想的语篇可能包含严重的,甚至难以克服的不可译段落。”直译性要求更高的语篇,也需要用意译加以补充解释,意译性更强的内容,也需要建立在直译的基础上。

刘宓庆在《文体与翻译》(1986)中说:翻译者的主要手段是直译和意译,而在直译和意译中,直译是基础,意译是对直译必不可少的辅助和补充。范仲英在《实用翻译教程》(1994)中更明确地指出:“在正常翻译实践中……只能根据需要,在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直译,在必要时兼用意译。”奈达也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1986)中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翻译要求:不但要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要尽可能保证形式的对等,强调在直译基础上的意译。

四、结语

直译与意译虽然在翻译形式上有所差异,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实现信息和文化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递。有效的传递必须兼具真实性和可获得性,这就要求一方面要通过直译尽量保持原始信息内容、风格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意译帮助目的语读者完全、准确地感受到原文本的思想内涵所在。因而可以说,在实际翻译中,虽然在具体情况下会有所侧重,但并不存在绝对的直译与意译,两者须交叉使用,在语言相容之处尽量用直译,以保证译文的原汁原味;在语言相异、直译无法准确表意之时要用意译,以便于读者理解。一味直译只会造成死译,偏离忠实,令人费解;而任意意译虽行文流畅,却严重偏离原文。因而在翻译中必须以直译为基础,以意译为补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Brill Academic Pub,1982.

[2]Jan De Waard & Eugene A.Nida.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Thomas Nelson Inc.,1986.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

[4]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彭晓颖.直译与意译漫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02).

[6]吴雪芳.译者的抉择:直译意译与归化异化[J].英语广角,2013,(03).

猜你喜欢
直译意译影响因素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文化传真视角下中医隐喻的“直译”法初探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