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安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打造生活化课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7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要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为他们品德的形成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融为一体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学生生活,明确教学目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为立足点,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实际状况,明确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真正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我所任教的学校地处偏远农村乡镇,所以学校里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因为成长环境的局限性,他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接触到各种交通法律法规知识、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少,因此,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普遍较差。对存在的这种实际情况,学校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和交通法律法规、交通标志、交通安全知识有关的积极性教育,但对在实际生活中接触交通法律法规、交通标志、交通安全知识有限的学生来说收效不明显。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原因,我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时,就从学生生活的一些细微的地方入手,寻找突破口,创设生活性情境,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初步意识。通过实践,让学生牢记并掌握这些经常用到的交通知识,让他们慢慢适应并遵守交通规则,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得到潜移默化,为今后适应生活做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材虽然配有大量生活元素的图片作为课程资源,但终究还是一些缺乏生气的死板的僵硬的材料,小学生不会喜欢。但是对于鲜活生动的学习素材,他们会有主动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供学生学习和认知,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性学习情境时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才能促使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并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我会用心选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如教学《小河的哭诉》一课时,我通过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朱龙河观察,认识到小河为什么会哭?河流遭到污染又意味着什么?它对当地的环境改变起到什么作用等。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河流污染带给环境和人类生存的伤害,从而明确保护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社会每个人的生存和幸福。
三、打造生活化课堂,让学生亲历体验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案例大部分都来源于真实生活,适合小学生开展生活化情境下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出合理的生活化环节,让学生感知和体验,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体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能在学习中找到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际生活中也能联想到课堂学习的知识。我教学《交通标志》一课时直接带领学生到乡镇的主要街道、村子的十字路口,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路人的表现和交警的交通手势,让学生现场说出自己的发现,及时给予纠正、指引,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和交警手势的实际含义。这种生活化的现场体验式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
四、学以致用,服务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知识点都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学科知识的最大价值。学生学习后又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这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下,一些社会因素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不信任感,直接影响并且导致学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品德教育引导功能收效不大。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或者生活实际中通过尝试、探索而得出的结论,从而让学生把知识学以致用,让所学知识服务于实际生活。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生活化”这个中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动”起来,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接受生活化的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