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娜
[摘 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心会文,让学生深入文章中心,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以读促写。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整合,找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转换点,随文练笔,帮助学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共生长。
[关键词]潜心会文 阅读 写作 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51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潜心会文”,让学生行走在文本深处,领悟写作要领,以读促写;更要“意文兼顾”,挖掘教材读写的结合点,随文练笔,写中品读。
一、赏析妙词,于仿写中珠圆玉润
在习作训练中,常有教师抱怨学生笔下陈词滥调、空洞无味,相信这与平时只读不写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材中精彩字词的赏析,并引导学生仿写。例如,张瑶老师执教的《世界真美呀!》让人受益匪浅。
师:小鸡透过这小小洞眼看到了怎样的世界呢?
(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这些颜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播放视频:湛蓝湛蓝的天空,像一块刚染好的绸缎;绿茸茸的树叶上,泛着点黄色;清澈的河水碧莹莹的,可以看见水草和小鱼)
师:蛋壳外的景色太多了,小鸡还看到了什么?
(播放图片:油菜花、枫树、小草……)
师:谁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叠词(ABB)来说一说?
生1:小鸡看到了红彤彤的枫叶!
生2:小鸡看到了黄灿灿的油菜花!
……
师:同学们的词语可真多啊!让我们赶紧拿起笔,把这精彩的词语记录下来。
评析:教师思想是睿智的,在阅读中细腻而生动地展示了“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颜色的质地,叠词仿写使学生在丰富了词汇的基础上领悟了自然的美妙,以读促写,水到渠成。
二、领略佳句,于积累中下笔有神
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精彩语句进行模仿积累,才能让学生拥有“生辉妙笔”。例如,苏教版《草原》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师立足修辞引领学生仿写。
师:请同学们找出第一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生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能说一下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吗?
生2:句子中将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表现了草原的辽阔,而“绣”字用得也很好。
师:比喻修辞分析得很细腻,不错!而“绣”字的“好”怎么体现出来呢?(学生语言表述有难度,都期待着教师的引导)我们不妨用换词法来比较,如把“绣”换成“画”……
生3:“画”不好,没有画面感和流动感。
师:是啊!从一个“绣”字上我们可以感到羊群的流动之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来的句子太美了,我们不妨写几句试试。
评析:教师立足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替换和对比引领学生感受草原之美,体会用词的精妙之处,并抓住契机让学生模仿积累,一导思维,提高感悟,二导迁移,激发创新,以读助写,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功底。
三、品位篇章,于技巧处妙笔生花
写作能力的源头之水在于阅读,只有提高阅读能力,读中悟法,才能实现读写真正的完美结合。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片断,教师将阅读与写作整合得无痕而有效。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之“奇”的?
生1: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这个句子在写法上有没有特别的地方呢?
生2:运用了比喻,将迎客松伸展的枝条比作主人的手臂,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主人的好客。
师:主人的热情好客是我们看到的吗?
生3:不是,是联想。
师:“迎客松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是写实,而“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是联想。后半句不是真实的,去掉好不好?
生4:不好,去掉后句子就不生动形象了。
师:那我们学习一下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松,先描摹姿态,再展开联想,将它介绍给更多的人,好吗?
评析:教师潜心会文,准确把握了由读到写的切入点,将读与写之间相通的元素融合到一起,实现了无痕指导,让学生由阅读自然过渡到写作,由品味文本内容转换到参与文本创作,由情感熏陶提升为个性表达。
朱熹说:“盖文学既久,自然纯熟。”古人这样的过程就是阅读与写作相互磨合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整合,找准两者之间的转换点,真正实现“阅读”与“写作”齐飞,“感悟”与“表达”一色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