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广铖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只有加强问题筛选、把握教学起点、精简操作流程,才能剥掉那些繁杂的程序,真正地“减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含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84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花样繁多的数学课堂看起来忙忙碌碌,实际上学生一堂课上下来,除了眼花缭乱之外,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犹如雾里看花,并不能有效把握。这样的数学课堂华而不实,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面对这样的现状,第一步就是给课堂减负,而减负的要素就是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
一、加强问题筛选,守住思维底线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众多数学问题时,学生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这时候,教师要加强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把握核心要素,删除各种非本质的因素,让每一个数学素材都能够发挥最大效益,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如在求长方形的周长这个问题上,解题的办法有好几种:(1)长+宽+长+宽;(2)(长+宽)×2;(3)(长+宽)+(长+宽);(4)长×2+宽×2。通过对以上办法的总结推理,最后得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为(长+宽)×2。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牢记这个计算公式并熟练运用。但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如果不用这个公式而是选择用以上几种办法中的一种,是否就错误呢?显而易见,学生并没有错。因为这并不是学生没有掌握周长计算的公式,而是他们采用了自己熟悉的方法。对周长计算这一知识来说,最本质的就是要求出四条边相加的和。只要抓住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没有错。因而,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整齐划一地使用周长计算公式,而是允许学生有异见。不管采用何种解题策略,都要守住思维的底线——找到知识的本质。
根据这一原则,教师要筛选问题解决的本质办法,让班级里中等偏下的学生都能够把准基本办法,用最简单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至于对这一方法的优化,则有待于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只要学生以此为基础拓展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就能够有效缓解课堂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把握教学起点,加强思维引导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要把握教学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入手展开教学。教师只有先从学生的起点出发,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才能给学生铺路搭桥,带领他们一步步走进数学的殿堂。
如教学“毫米和分米”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厘米、分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此时我提问:“4个单位中哪一个是最基础的单位?为什么?”学生有的认为是厘米,有的认为是毫米,有的认为是米,到底是哪个呢?细心的学生发现,在厘米(cm)、分米(dm),毫米(mm),米(m)这四个长度单位的字母表达中,都有一个m,由此可见,米是基础单位。此时我插入了一段有关“米”这一长度计量单位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人类最早的计量单位是身体的一部分,如国王的脚长。到了1790年,巴黎会议上规定,将连接巴黎到南北极的子午线的距离的四分之一作为基数,取出其中的一千万分之一,这段长度叫做米。紧接着我让学生思考:“这四个单位有什么关系?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如何排列?”学生发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那么挨着的单位进率就是100,由此推理出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以上教学删繁就简,从学生的已有认知起点入手,让学生自主分析,经过讨论并最终确认了4个常见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精简操作流程,发展思维深度
操作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非多多益善。教师要以思维为导向,让操作促进思维,思维指导操作,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操作而操作。
如“圆锥体体积”这一内容的难点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圆柱体和圆锥体一定要同底等高,于是我紧扣这一点,组织了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层次一:动手操作。我先准备了并不同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让学生将圆锥体容器装满水,倒进空的圆柱体容器,看需要几次能够倒满。层次二:操作思考。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记录,结果显示,有的倒满需要3次,有的倒满需要4次,有的甚至需要5次,为什么会这样?由此,学生在惊讶之余,继续实验(采用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经过比对后发现,原来之前的操作忽略了一个条件。
通过这样简明有效的操作活动,规避了无效操作,让学生在疑问中明确了圆锥体和圆柱体同底等高这个基本条件,并很快推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
总之,减负的本质就是要提高教学效能,这有待于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含量的提升,教师要用思维的含量换取学生的“轻负”,寓丰富于简约之中,这才是数学课堂的理性回归。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