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之比较
——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

2015-05-25 00:36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命题微课课堂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张 彬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之比较
——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张 彬

近几年,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风靡全球,受此影响,神州大地也迅速刮起了“翻转课堂”之风,各种有关翻转课堂的研讨会、教研活动也是风生水起.但到底怎样的课堂才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到底有什么不同一直困扰着很多一线教师.下面笔者就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与广大同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教学理念——“个体”vs“全体”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新课程理念,也是传统课堂所遵循的教学理念,但翻转课堂恰恰强调的是“个体”.改善班级授课制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提升教育的个体针对性是翻转课堂的价值取向之一.这需要教师从以往面向全班的教育教学风格,逐步转向班级内每位学生个体的教育教学风格,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频中“一对一”的讲解

案例1:“命题的否定”微课教学视频设计.

对于“命题的否定”这节课来说,一般认为有效做法是通过设置题组,进行对比训练,从而达到区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的目的.但在微课平台上,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显得不合时宜.一是时间过短,解题训练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二是这种解题式的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为课堂上是解题,微课还是解题,学生容易滋生厌学的情绪.根据微课“个性化”原则,满足的是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笔者对这节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先创设辩论情境.笔者是以16世纪“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两大理论阵营为辩论的双方,引出对辩论过程中“驳斥”技巧的思考;然后,围绕着如何驳斥“地心说”——“所有的行星都绕着地球运行”的观点进行阐述,通过对两种观点的比较,进而明确反驳对方观点的实质就是命题的否定;最后,从辩论回归到数学,通过具体的实例归纳命题的否定的一般方法,即先理解原命题的实际含义,然后以驳斥对方观点的视角写出命题的否定.这种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以生活的视角解读数学概念的原理,不仅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而且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2.课堂内“针对性”的指导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课前精心备课,然后在课堂上按照备课的设想把知识传授给全体学生.教师讲解好了,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就结束了,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听懂”的学生教师却很少关注.翻转课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前基于学习平台的帮助或者课前的批阅,教师能够及时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从原来站在讲台上讲,到更多地走到学生身边巡视与辅导,与学生单独交流,进行分小组或一对一答疑解惑,进而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

二、课堂场景——“无序”vs“有序”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堂练习,教学过程“一板一眼”,课堂“井然有序”.但在翻转课堂中,课堂成为了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学生知识的内化往往是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教师的个性化指导而实现的,学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讨论成为了课堂的主旋律.因此,传统课堂的那种“有序”必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就是课堂的“无序”.

1.看似“无序”,实则是教师组织的结果

首先教师对学生所遇到的操作性问题或疑难点进行讲解,演示操作过程.接着,向学生抛出具体的实践活动任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课堂看上去非常嘈杂,但教师并没有闲着,而是巡视并观察各小组的进度,并在适宜的时候进行指导或辅导,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防止探究流于形式、学习流于表面化和肤浅化.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再次抛出经过设计和加工的更具讨论性质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争鸣.

本节设计了分布式控制的一致性自适应虚拟阻抗调节,利用本地DG单元的电流和线路电阻信息进行一致性迭代,再利用相邻单元的信息更新虚拟阻抗值。

2.看似“无序”,实则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

翻转课堂活动组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敏感地意识到多数学生的困惑,及时形成解决方案并给予引导.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各种问题或假设,有些问题或假设教师可能从来没遇到过.因此,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课堂讨论组织技巧和引导能力,从而有效地引领课堂讨论活动.这对一些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创新”vs“传承”

传统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教学方法选择,什么样的课型、什么样的知识点,需要采用怎样的教法,一般都有定数.比如,数学概念课,一般采用发现法;数学复习课,一般是讲授法为主.但是对于翻转课堂来说,在教法的选择上并没有这么多的条条框框.

1.多种方法融合体现教学的真谛

翻转课堂不拒绝任何教学方法,只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比如,翻转课堂也可以和导学案教学法结合起来,实现“文本翻转”.通过导学案来检测课前的自学效果,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的课堂讨论;课堂结束前,教师发放具有检测功能的作业或试卷,让学生及时完成,也被认为是翻转课堂中夯实基础的有效方式;教师有针对性的讲授,即使所占的时间较长,也不会冲淡翻转课堂的味道.实施翻转课堂,目的是让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因此,教学方法可以多样,教学模式不拘一格.

2.借助信息技术更显创新的味道

有些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比如,师生人手一台移动终端,有学习平台和无线WIFI的支持.良好的学习平台和网络支持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设虚拟讨论空间,呈现学习问题等;另一方面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即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诊断学生学习问题,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学习平台将学生学习进度、学习过程等数据记录保存,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就比较容易实现“视频翻转”,即借助于课前视频学习与在线交流的课堂翻转.

案例2:借助TI图形计算器实现数学课堂翻转.

师生人手一台TI图形计算器,计算器具有无线传输功能,学生进行的每一步操作都可以在教师的电脑中呈现.因此,教师随时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一开始,学生分小组探究下述问题.

问题1:(1)如图1所示,圆O的半径为定长r,A是圆O内的一个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半径O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是什么?

(2)如图2所示,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图1

图2

问题2:(1)如图3,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2,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则M的轨迹是什么?

图3

(2)改变(1)中斜率之积的值,寻找轨迹,猜想一般规律.

问题3:求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_________为定值的点的轨迹.

上述问题设置从易到难,从封闭到开放,层层递进,对一般的课堂而言,这些问题在一节课上是很难完成的.但本节课中,借助TI图形计算器,学生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向,展示学习的成果.通过小组的合作,教师的针对性的指导,课堂很容易实现翻转.

翻转课堂以技术手段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本质的回归,操作门槛较低,让许多学校在教学变革的抓手上看到了希望.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我们不妨将它们灵活组合,形成更完美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和愉快,或许“翻转课堂”只是教学变革的开始.

1.吕增锋.初探数学微课——以“命题的否定”一课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4(7).

2.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3.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课程与教学,2013(8).

猜你喜欢
命题微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