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5-05-22 14:54兰秋梅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兰秋梅

【摘要】语文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小学生,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小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深入分析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并借鉴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理论,致力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42-02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加关系到学生以后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更应关注教学过程——这一师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以及相互交流的动态变化过程。笔者根据这一理论,并借鉴新时期的语文方法,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和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系统中的两个主体,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维护者,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因此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首先依赖于一种拥有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新课改提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平等的首席”“应该成为与学生处于平等关系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不是专制者。”“作为平等的首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需要进行重新建构,从外处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借鉴这一理论,教师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平等性对话和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新建构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情境的设计者,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易于启迪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事先设定的目标和标准,是师生双方的共同目标,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是教授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标。而且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也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

崔峦老师指出:“备课时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整体思考,既要明确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后用简明的、条分缕析的,策略与目标相联系的语言加以描述。”因此教师在确立目标时,首先应关注课标的着落点,把握教材的规律;透彻地理解教材,找准重、难点;同时还应考虑小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理解水平以及掌握水平。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有效,扎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根据新课程理论倡导的“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这一基本理念,小学语文教师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遵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钻研教材、巧设情境、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1.联系生活事例,增添语文课堂生机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课文是和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使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这样就可以增添语文课堂的生气,一方面使小学生感觉亲切进而放松,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发言、积极联想,另一方面使小学生在生活中领悟课文的内涵,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例如:苏教版九册《师恩难忘》这篇课文的教学主题是“师恩”,在使小学生理解“师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理解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针对这节课语文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回忆自己最难忘的老师以及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升华情感。又如苏教版七册《春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春联,然后学习春联的有关知识,最后再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正确的用好对联。这样,学生将课本知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语文的本质就是源于现实生活,运用于生活。

2.利用类比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编排有部分都是讲述同一主旨和主题的,这时教师就要联系以往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本篇课文,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苏教版九册的几篇课文:《天火之谜》讲的是富兰克林的故事,人文思想是富兰克林的敢于发现、敢于探索的精神;《诺贝尔》讲述的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故事,体会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谈迁困境中编写《国榷》的事迹,感受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经验入手,迁移方法,对比学习;从重点词句与人物事迹中体会他们的精神。

3.启发式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不应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的思考,主动的理解知识并建构知识。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教师讲解给学生,而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原有的经验结构以及自身的理解方式,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借助教师启发,进行主动理解、主动建构并转变成为自己的知识架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的指导,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即根据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强调如何帮助以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例如苏教版十二册的《夜晚的实验》主要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教学开始,让学生看题目,提问题。如:谁做实验?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它与超声波有何联系?等等。在他们逐步解决的过程中提出 “斯帕拉捷为什么能够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这对你有什么启发?”这一条重要线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次走进每一次实验,在过程中慢慢品味,悟得斯帕拉捷身上的科学素养与精神。这样,通过科学有层次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

4.分角色表演,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针对某些故事性强而又含有深刻道理的课文,这時教师就需要尊重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比较欠缺,将课本知识以及理论转变为形象的操作行为,帮助小学生理解。此时更加需要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例如采取分角色表演教学的方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

例如苏教版第七册的《一路花香》一文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了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这既是课文语言吸收、内化、积累、运用的过程,又实现了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的阅读创新。它将给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深度钻研教材,创新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5(11)

[2]栾贻爱.建构主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 2002(04)

[3]陈才开.“教学质量”论析──兼谈新上本科专业如何抓好教学质量[J].肇庆学院学报. 2001(01)

[4]刘志军.论教学质量的内涵与构成[J].教育评论.1999(05)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