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琴
本文以新课程为背景,强调了基于教材进行写作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就其开发方式和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探索一条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新途径。
英语教材 开发方式 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学生“能根据所读文章进行转述或写摘要;能根据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能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这为英语写作教学设定了更高的目标,也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与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无话可说、语言空洞、错误百出,教师无可奈何、耗尽心力、收效甚微。在对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中,笔者发现写作资源的匮乏是导致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英语教材本身却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易适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话题和大量地道鲜活的语言。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发掘写作资源,进行多种形式、多个维度的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一、近几年江苏高考英语作文命题与教材话题的联系
从表1可以看出,高考英语作文的命题方向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学生生活实际,二是教材中的话题,三是社会热点现象。因此,基于英语教材本身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英语写作课程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教材的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的方式
1.借鉴阅读材料进行仿写
在牛津版高中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学到几十篇精选的阅读课文。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阅读篇章,引导学生借鉴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和话题来进行仿写练习,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词汇、短语、句型和篇章结构,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写作要领,提炼出更多的语言素材和思想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以Module 2 Unit 3中的Project为例,该篇文章以Explorer为题介绍了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成长过程及成就,教师可据此让学生进行同类题材文章的写作。
请根据表2中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向你的同学介绍贝多芬,并谈谈你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使用教材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结构,如:
1. Born in 1965, Yang had wanted to fly since he was a young boy.
2. He always has a strong desire to learn how to fly.
3. It was his high scores on the psychological tests that finally won him the status of Chinas first astronaut.
4. His name will go down in history with those of Yuri Gagarin and Alan Shepard.
5. Young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an look up to him as an example of a man who managed to live his dream.
2.整合阅读材料进行改写
改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语言教学策略,它是在保持原文主体内容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章的体裁、人称、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写作。教材中可改写的地方很多,或整体或局部,需要教师潜心研究、细心挖掘。对课文的改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牛津英语Module 1 Unit 2 为例,该单元的Reading部分是一个短剧,讲述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的矛盾,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写作任务。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该家庭中发生的冲突,并谈谈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建议。
将短剧改写成故事,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人称和时态的变化,注意语言的简洁和行文的逻辑性。其中一名学生的习作如下。
One day, when Mom and Dad returned from holiday a day earlier than expected, Eric and Daniel were playing happily at home. Mom and Dad found the house was in a mess and the dog seemed to be starving. They scolded the two children without asking about what had happened. In fact, the dog became ill and the two boys took it to hospital. So they spent all the money with which they were to buy dog food and had no time to clean the house. Daniel was so disappointed that he ran into his bedroom and shut the door angrily. He didnt want to defend himself because he thought his parents didnt deserve an explanation.
It is very common that there is som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hen such incidents happen, it is important for both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keep calm and try to comminute with each other.
在这篇习作中,学生注意到了人称和时态的变化,借鉴使用了原文中的一些句式结构,整篇短文逻辑性强,语言精炼简洁,条理清晰,是一篇很不错的习作。
3.基于单元话题进行拓展写作
高中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教师可以结合Reading和Project部分的内容灵活地进行写作课程的开发,从而达到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的完美结合,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和良好的训练平台。
以牛津英语Module 1 Unit 1为例,该单元围绕School Life 为主题展开,这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能激起学生表达欲望的话题,从课程开发的角度也是很值得去发掘的素材。从单元课题的角度,可以发掘出很多相关的写作主题,如:中外学校的对比、同学间的相处、教学方式的变革、学校及课程介绍等;从体裁的角度,可以进行书信类写作、图表类写作、文字提纲类写作、对比观点类写作等。笔者在教学时就开发出了如下几个写作课程。
(1)书信写作
你的朋友Mary 即将作为交换生(an exchange student)到你校学习,请按表3内容给她发一封e-mail,向她介绍学校和课程的有关情况,并提醒她有关注意事项。
(2)文字提纲写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根据表4内容写一篇短文,投稿给English Weekly,客观介绍变化情况,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数据图表类写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将小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某网站最近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如表5。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并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这三个写作课程都是围绕单元话题进行的,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与高考题型的对接。因为有三个任务可选择,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其中一个任务来完成。
4.找准切口进行概要写作
学生能根据材料进行概要写作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之一,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发掘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进行概要写作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并输出的能力。
以Module 1 Unit 3 的Reading为例,该部分阅读材料包括三封E-mails,谈论的是减肥与健康的话题。根据材料内容可以设计如下的概要写作任务。
(1)以30词左右概括三封E-mails的主要内容。
(2)以约120个词谈谈你对“减肥”的看法,内容包括:
①不健康的减肥方式及其危害;
②你对“减肥”的建议。
三、英语写作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注意的问题
1.突出过程性写作指导模式
过程教学法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单独行为,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侧重在语篇水平上指导学生写作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构思、写提纲、写初稿和修改等各个写作环节。因此,教师在写作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发掘写作话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如帮助学生谋篇布局、列写提纲、组织语言等,最后可以选择性地展出学生作品,修改讲评文章。
2.增加选择和弹性
教师在进行写作课程开发时要注意增加选择和弹性,设置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多层次的练习方式,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地表征任务的结果,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写作训练的效果。
3.坚持拓展性原则
教师在利用教材开发写作课程时,所设计的写作活动应兼顾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它既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而是对教材内容适当地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有机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4.注重评价和反思
教师要对写作校本课程使用的效果进行反思,如:对教材做了哪些调整、补充或更改?效果如何?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有没有解决问题?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此作为“行动后决策”的依据,要尊重和倾听学生的观点、感受及反应。教师同伴的反应也可以作为写作课程开发效果的数据来源,备课组教师在使用写作课程后,汇总并分析使用信息,并对先前的设计再作调整。
实践证明,基于教材进行写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尝试。教师要潜心研究、大胆尝试、不断反思,对教材内容进行发掘和拓展,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郑桂全.高中英语写作的多方位指导[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10).【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