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连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的飞速发展,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当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必须在改善现有问题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策略,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职业学校 英语 教学策略 效果
一、什么是有效的英语教学
“有效教学”的提出来自西方的教育科学运动,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纷纷提出与教学效果相关的理论,研究成功丰硕。所谓“有效”的英语教学,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在某种教学规律的指引下,通过一些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得到具体的进步和相应的发展,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当今中等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教学观。多年以来,我们对国外的英语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照搬,诸多英语教学法例如:视听法,听说法,情景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等,推广后也未见明显成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有些中职学校常常按照普通学校的标准要求学生,也有的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内容的安排。在这种旧的教育观的影响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2.英语教学脱离现实。许多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并没有考虑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特点,讲课时把重点放在了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很少体现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这样的英语教学就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一来也会有同学认为英语对于现实生活和职业发展来说是无用的,所以提不起学习兴趣。
3.英语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有些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或照本宣科,或照搬他人所谓优秀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并没有把中专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学习兴趣不高等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人特点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不会采用或很少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不能借助多种信息形式全方位地与学生产生互动,全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提高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效果的策略
1.进行心理疏导,更新传统观念。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比,可能因为屡次考试(中考)的失利,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和兴趣,甚至产生了排斥与厌恶。在初中时也可能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怀,但他们同样也有进取心和自尊心,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不带偏见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职业学校开始新的起点。同时还应注意因材施教,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而且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口语较好,但有的同学可能对语法句法缺乏了解等,因此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英语兴趣。要充分调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可以采用有趣的导入方式,例如可以由一段相关的英文影视,歌曲导入,这样从开始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适当地穿插一些与其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此举的目的并不是单单的增强趣味性,而是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英美文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对英语的热爱。因此,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时,应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3.营造丰富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交流活动,比如可以组建英语学习小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创设班级口语交流角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英语锻炼机会,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提高英语能力。
4.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布置个性作业。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在布置作业上有较高的自由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有所创新,教师可以从一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出发,指定与之相关的内容题材和范围,鼓励学生通过课外书,电视,电脑等进行阅读观看,同时写下自己的所学到的句子和知识点等,以便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不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辩证思考,独立思考的空间。也可以改变作业只有练习册等枯燥无味的作业形式,同时也达到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进当代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但由于一些老师传统的教学习惯,他们并不愿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音像史料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对于学校而言,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大赛或开展相关的多媒体技术讲座,提高教师综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五敏.中等職业学校英语教学困境及对策[J].中学英语园地(教研版),2011(05).
[2]刘晓春.浅议职业中专学校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校园英语,2012(12).
[3]周志娟.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J].赤子, 2009(24).
[4]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