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的策略和意义

2015-05-19 08:43:35张丽娜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朗读技巧

张丽娜

【摘要】朗读是艺术的“再创造”,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适度的节奏感,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句型,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很好的语言输入材料。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本文从发挥朗读作用;怎样培养朗读技巧;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朗读方针;朗读与背诵的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英语朗读 朗读技巧 朗读策略

语言学认为:语言起源于发音,然后才有文字。类比人类学习母语的过程,亦是先听说,后学习读和写。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因此,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

一、为什么要重视朗读

1.朗读是记忆的基础。因为课文是由词、短语、句子等组成,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反复朗读课文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语言。如We want a music teacher to teach violin.若这个句子读熟了,学生就会记住句型want sb 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的用法而不用机械的去记。

2.朗读有助于领会文章内涵。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文本自身原生态的意、志、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在说写时,自然而然地使用比较地道的英语,减少中国式英语现象。如“玩得开心”,熟读课文的学生自然就能写出“Have a good time”这样的句子,而不会按字面理所当然地翻译为“play happy”了。

3.朗读能培养语感。良好的语言习惯,指语言运用纯熟而自然结合度几乎近于本能通过朗读,让学生感觉到美的语言不须刻意雕塑,得体、流畅、上口便是“雅”,从而鼓励学生创雅。此外,在考试中往往也能够凭良好的语感答题,从而轻松获取高分。

4.朗读能提高听力水平。笔者发现,在平时的听写中,若看中文默写英文,学生往往能得高分,而若念英文听写,学生的反应明显迟缓,这就是学生不重视开口朗读的结果。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了熟读课文,学生首先得去听录音,自然在脑海里有了声音的记忆;而在反复的朗读过程中,学生还可反复巩固读音,并听到自己的发音。这样一来,在听到相关的单词或句子时,也就不感到陌生,从而较快作出反应。

二、怎样培养朗读技巧

1.巧记音标。在26个字母基础上引导他们由字母识音标,尤其是元音,如字母A/ei/,E/i:/,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且多数有成就感。还应注意纠正发音,特别注意方言的影响,因材施教。如南方大多数同学会把n和l混淆,分不清“蓝”和“南”,“你”和“里”;福建的学生(尤其闽南地区)易混淆f和hu,“福州”和“湖州”分不清。

2.口腔训练。有些人不喜欢念出声,常以默读代替朗读,严重缺乏口腔肌训练,难怪有些人说出的英语缺乏一种味道,不象那么回事。笔者的大学朗读课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很实用的双唇活动操:(1)收圆双唇,收得越小越好,甚至可以收到只能让一根牙签插进去的程度,然后说“五”;(2)接着把嘴巴咧开,咧到自己觉得似乎要扯到耳根了,然后说“一”。如此连续说“五一”,先慢后快,但两个动作必须到位。连续练习20组之后,就会感到舌头好像比以前“听话”了。在每天早读的朗读之前,笔者都让学生做“双唇活动操”,这样,他们念起英文来就流畅多了。

3.巧妙处理音际关系,如省读、连读、失爆、同化,采取“不完整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点滴渗透,避免为求全面造成长篇大论,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兴趣。

4.大量模仿。为了将英语尽量说得具有洋味,不再说母音浓重的Chinglish,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通过看英文电影,结合台词,反复练习,进行模仿和表演,在此过程中学会重音、节奏、停顿和语气语调等;还可听英文歌曲,在听歌词过程中学会连读等。当然,课本配套的录音就是一个很好的模仿素材,看课文听磁带跟读,音形结合,逐渐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三、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朗读

1.进行领读。领读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也是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口读英语的好机会。但如果只是机械地带读,课堂没有活力且师生俱疲,收效甚微。教师在领读句子时要讲究领读方法。(1)在领读短句时,先放慢速度,待学生初步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同读一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升调、降调,使整个课堂气氛充满生机与活力。(2)领读长句时,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了以后再读整个句子。此外,可指导学生进行领读,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作用。

2.营造朗读课文的氛围,利用学生喜欢挑战的心理激发其朗读积极性。如在学习完某一篇课文之后,笔者在课堂上留两三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由于对课文不熟悉,加上许多新词其中,通常学生会读得磕磕巴巴的。接着,笔者示范读这篇课文,并请同学们纠错和计时,在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大约耗时30秒,这时所有同学的眼睛发亮了,有佩服赞叹,更有跃跃一试的决心。然后,不用老师吩咐,所有同学都已经盯着课本大声读了开来,并且两两之间互相计时和纠错。最后,笔者宣布,今天的一项作业就是听磁带跟读,确保语音语调准确的前提下,做到快速流利,凡45秒之内完成的过关,30秒之内的有奖(当然,读错任何一个词都会被制止并纠正,且纳入计时)。于是,学生都非常认真练习,积极迎战,一次次地刷新记录。很快,几乎所有同学都能顺利过关。到了极限之后,便开始有人采取背诵的方式发起挑战,无论学习基础如何,肯下功夫都能令人刮目相看,学生从中找到了成就感。通过这种形式,同学们之间的朗读氛围主动热烈且有趣,不知不觉克服了文中的重难点,尤其能准确把握读音和用法,很好地培养了语感,做到脱口而出;另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敢于当众开口说英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3.丰富朗读形式,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采用的方法有:(1)对话角色扮演,可分男女生或几个大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对话,避免有口无心的机械朗读。(2)将课文重点句型编成朗朗上口歌谣,提供一两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正式说唱。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根据老师手打节拍节奏从慢到快,逐渐将气氛推向高潮。说唱形式新颖有趣,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3)小组接力赛。同样将新课句型编成对话,四人小组进行朗读。如:

A:What do you do? B:I am a student.

A:What do you want to be? B:I want to be a doctor.

C:What does he do? D:He is a student.

C:What does he want to be? D:He wants to be a doctor.

全班分为四个大组进行比赛,每个大组包含三个小组,小组中四人分别扮演ABCD。由老师计时,然后其他三个大组的同学纠错,完成改对话所用的时间最短而且失误最少的大组获胜,相应得到一些奖励。这样一来,能使每个同学都开口,并及时自主发现和解决错误,同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在玩乐中掌握了要点。

当然,教师除了授课中的朗读指导活动之外,课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故事会、演讲会、专题辩论会、诗歌朗诵会、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再通过师生适当的评价会、建议会等,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调整自我朗读状态。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四、结束语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口语,培养语感,熟悉英语规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章精妙之处;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应当注重初中英语的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作为“教”的一种,可以使学生通过口、眼、脑等器官的活动,去充分理解课文,产生良好的语感效应。一旦学生为真正理解了朗读的意义,掌握了朗读的策略,形成了朗读的习惯,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就已逐步形成,他们的主体作用就得到充分发挥了。

参考文献:

[1]纪玉华,肖晓燕.英语朗读艺术入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8).

[2]张兰英.谈英语教学中的朗读[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8(4).

猜你喜欢
朗读技巧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学周刊(2017年5期)2017-03-29 09:57:41
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
科学与财富(2017年1期)2017-03-17 22:12:11
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智慧引领,让朗读真正落脚于课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
小学生朗读技巧培养的困境和方法初探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朗读的略而不读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07:00:06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19:32:25
浅析初中英语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