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本文基于一节“同题异构”语法复习公开教学,评析几种风格迥异的导入设计,谈笔者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导入问题的思考和感想。
【关键词】语法教学 导入 同题异构
【背景】
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教学研究日益浓厚的氛围中,“聚焦课堂、有效教学”的系列活动中,我有幸向全市公开执教一堂语法复习课。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市级学科活动,与我同时上课的还有两位老师,这既是一次骨干教师的展示课,也是我们三位学科带头人间的一次“同题异构”,颇有些许“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较量味道。由于对另外两位执教老师闻名已久,我也不敢怠慢,教学设计几经斟酌,反复推敲,配上具有本校特色的导学学案,终于完成了公开教学任务。虽然本次公开教学任务完成的还算满意,但另外两位老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独特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让我徜徉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精致课堂中,至今还感慨良多,其中,三种风格迥异的导入设计,引发了我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导入问题的思考。
【教学案例与评析】
根据当时的教学进度,选定的课题是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的语法(The attributive clause),课型是复习课。
导入之一:互动式(我的导入设计)
此导入分两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前播放一首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与学生一起欣赏,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氛围,接着在大屏幕上呈现四副图片,内容为正在做不同事情的可爱猫咪,逐个邀请学生使用定语从句来描述他们最喜欢的猫咪。
T:Which cat do you like best?
S1:I like the cat which is playing chess.
T:Which cat do you prefer?
S2:I prefer the cat that is sleeping on the bed.
T:What about you?
S3:I like the cat which is touching a toothbrush in the morning.
T:What is your opinion?
S4:I like the cat whose head is lying on the thick book.
评析:本节课是复习课,故引入较简洁。我的设计意图,直截了当切入主题。互动式导入设计,呈现的方式更加生动,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师生在互动中引入定语从句的主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导入之二:激趣式(肖老师的导入设计)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因此,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肖老师作了如下的导入处理,在课前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出一个谜,谜面是描述一个班级同学或一位任课教师的几组句子,要求是使用前面单元所学的定语从句进行描写,谜底暂不公开。一上课,便请小组长大声朗读各自的谜面,由其他小组成员来猜测。
评析:肖老师的这堂语法复习课的导入教学设计,新颖别致,趣味横生,从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魅力吸引学生。当肖老师提到今天要进行猜谜时,学生已经兴趣盎然,接着谈到猜的是学生所熟悉的一个本班级同学或是一个目前的班级任课教师,学生立刻显现雀跃的神情。当一个小组的学生宣读谜面时,谜面的这些表达激起了学生们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在猜学生的过程中,当小组长几次宣读所猜答案不对时,其他小组学生又急欲听出题小组的解释。有些谜面本身比较有趣,学生听着,哄堂大笑。这样导入新课将通常较为枯燥的语法课变成了一个有趣游戏的同时,更是将定语从句这项语法真正进行了语言实践,不仅自然过渡到课堂主题,而且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我的且思且想】
1.导入不应成为语法教学的盲点。“导入”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导入”可以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返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这就要求教者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由于语法教学导入相对阅读课等设计难度增大,部分英语教师在语法教学时,偏爱开门见山,有时干脆舍弃导入或忽视导入环节,使导入成为语法教学之盲点。殊不知,英语语法教学中,一种巧妙恰当,切合学生实际的导入,可以使语法教学引人入胜、精彩纷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语法教学的导入应具有趣味性。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较难部分,且教学起来往往给人以枯燥无味的感觉,若只是为了语法而教学语法,加上一味地平铺直叙地灌输,教学将会越来越乏味,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语法教学导入的趣味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语法教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语法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并运用到听、说、读、写中去解决问题,提高技能,提高英语水平。反之,做个有心人,我们可以在听、说、读、写等的系列材料中发掘我们需要教学的语法现象,让材料活起来,变得鲜活有趣。如教授本课语法定语从句,歌曲红河谷英文版中就包含不少定语从句现象,可以让学生边欣赏边学习该语法知识。
【结语】
“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同题异构,深入探究教师素质提升.西湖区教育网德育论坛. 2008.
[2] 刘爱萍.英语教学中的美学欣赏.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