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杰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一些基础性、常识性的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在日常教学中,挖掘教学的创新因素,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趣味性 思考性 应用性 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6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上都应有深刻的变革,某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经历了产生与发展阶段,冲破某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现状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彻创新精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个人的体会是:平凡的数学问题要变换形式,使呆板的操作程序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最后要求学生“提问题”。
一、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如何让学生去创新?我在备课中,特别注意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环节,使学生一上课就听得入迷。
(一)创情激趣,培养创新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创设具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游戏比赛和猜谜,把学生带入神奇的知识海洋,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敢于创新。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我在黑板上出示20个按红、黄、绿顺序排列的气球,对学生说:“我不看黑板,你告诉我第几只,我就能说出它的颜色。”经过游戏,学生们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正是诱导学生创新的第一要素。
例如,认识“同样多”的概念。创设情节:玲玲十分喜欢小白兔。她家养了四只小白兔(出示小白兔图)。玲玲每天到菜园里拔萝卜喂小白兔。她拔了4个红萝卜,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边说边用连线连起来)。同学们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萝卜?有没有还没分到萝卜的兔子?我们说:萝卜个数与兔子只数同样多。
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我设计了一个猜谜游戏的情节:教师摆出第一行○的个数,第二行○的个数藏在纸条后面。请你们根据纸条上写的内容,猜出第二行○的个数。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是第一行的3倍
教学两个因数相乘的简便计算,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竞赛。设计两组题,两个组参赛,两个组当评委。
第一组:28×9,28×19,25×19;第二组:28×10,28×20 - 28,25×20 - 25,做第二组题的学生又对又快。做第一组的同学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发现第二组题可以口算,认为第一组题不能口算,要求交换题再比一次。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设疑激趣,培养创新欲望
思始于疑。我认为教师应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设疑,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学生有所创新。如教《分数化小数》一节,一开课,请学生说出分母在100以内的任意最简分数,我马上回答这些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接着问:你想知道这个奥秘吗?学生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教学《比和比例》一章,首先提出:一棵很高的大树,不用爬上树梢,你能量出树的高度吗?一座很高的塔,不爬上塔尖,你能量出塔的高度吗?你能在地图上量出昆明到北京或昆明到上海相距多少公里吗?这些知识和方法就在《比和比例》一章里。学好这一章,不仅能解决以上的问题,还能认识掌握一种解题的新思路。提出这些新奇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三)目标引趣,培养创新志趣
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要充分运用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揭示学习目标,并注意把具体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兴趣逐渐转化为志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约分和通分》时,先讲约分和通分时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约分和通分,才能学习和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从而激起学生对约分和通分的兴趣。
二、思考性
(一)设问引思,培养创新素质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如果把解决方法和答案都告诉学生,就会削弱教学的创新意识。这时我们应当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设问:“第14只气球是什么颜色?”学生会有多种回答:“我可以在心里数,1只红,1只黄,1只绿,这样数下去,第14只是黄色。”“红色是1、4、7、10、13、16、19,所以第14只是黄色。”“我们只要3只的倍数,多出一只是红色,多出两只是黄色,多出三只是绿色。”这一过程便是学生创新精神的体现。
再如,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教师发给学生几张求比值的题目卡,请他们从黑板上找到与手中卡片上比值相等的比,把卡片与之贴在一起成为“朋友”。(其中有比值不等的比)经过计算,一个个都找到自己的“朋友”,只有一个学生找不到自己的“朋友”,此时设问:1.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能用等号连起来吗?2.用等号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连起来,又组成了一个新的知识,这个新的知识叫什么?有些什么特点?在初步了解比例的意义后问:看谁能找到一个比与上面这个同学的比组成比例?这样有意制造矛盾,引导学生解决矛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操作促思,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设计学生操作或教师演示的环节,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的主人。
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让学生自己操作,左手拿4捆小棒,问:这是几根小棒?(40根)40是几个十?右手拿3捆小棒,问:这是几根?(30根)30是几十个?接着把两只手中的小棒合起来,问:一共有几根?用算式怎样表示?40+30=?怎样算40加30?学生说:就像算4+3一样。此时学生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准确。让学生再看自己手里的小棒,问:这里的“4”表示4个什么?这里的3表示什么?学生领悟到:应该说是4个十加上3个十,即40+30=70,想:4个十加上3个十得7个十,是70。在操作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应用性
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中,国外的老师经常出的题目是:有34个士兵要上训练场,每辆吉普车可载4个士兵,问要调几辆吉普车才能把他们运走。这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题目的训练价值在于如何对待余数。有的学生只注意商数会说8辆,有的会说8辆半,有的会说9辆。这种从实际出发的应用题,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近似数时,我出了两道这样的题目:1.每条麻袋可装粮食75千克,现在要装2200千克粮食,需要准备多少条麻袋?2200÷75=29(条)……25(千克),余下的25千克粮食仍然需要用1条麻袋,因此要用截取近似数方法中的进一法,应准备30条麻袋。一件衬衣正身要钉5个纽扣,袖口要钉2个纽扣,现有90个纽扣,够钉几件衬衣?90÷(5+2)=12(件)……6(个),余下的6个纽扣不够钉一件衬衣。这两道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开放性
创新精神需要有发散性思维。所以设计的题目可以不止一个答案,这就具有开放性。开放教学是当前国际教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出以下问题:若100=ab+2,问ab可以是哪些数?或者更加形象一些:我们有100件物品,以及可以装a个物品的盒子。试问:a是哪些数时,可以装完100件物品,且剩下两个作样品?
这一问题可转化为98可以被哪些数整除,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在课堂上可以分成小组讨论,一个学生要回答完全很困难,但大家凑起来会有完整结果。
五、学生提问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过:“我们都是讲‘做学问,可是现在的教学只是‘做学答。”确实,我们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太少了。教完有余数除法,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出题目”,一组出题目给另一组做,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教学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发挥他们的创新才能。这种学生提问的活动,理应成为一个特定的教学环节。
我在教学《梯形的认识与面积计算》时要求学生阅读中能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甚至可以谈不同看法。结果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有的说:有的梯形不像梯子,像个扁的盆子,可不可以叫盆形?有的说:梯形横放时,两个底可不可以叫左底与右底?有的说:不一定用书上的方法来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用其他割补方法也可以。有的立刻说:连一根对角线,将它分成两个三角形,面积公式很快可以写出来……。后来又有人说,这个公式也适用于矩形、平行四边形。接着又有人说也适用于三角形。这堂课非常热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体会,其实每个课题都可以从这几个方向进行设计。例如将一个正方形四等分是开放性题目,总结两个数相加等于1000的规律是教学多位数加法以后的思考性题目。题目当然也可以推广,让学生有更大的创新空间。至于趣味性题目、应用性题目,则还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我认为,如果考试题目能够出得活一些,是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
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小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成功的发现者。如已知两位数加减法法则往往能直接推出多位数的加减法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都可通过一些实例直接推出来;一些几何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长方形面积、长方体体积等往往可以通过操作活动来发现。这些教师都可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当学生有所发现时,教师应立刻鼓励,把学生“发现”的一些细小的运算规律称为“发明”,让学生多多“发明”,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如有位教师对于某些学生想出的好办法,当场就用学生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方法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鼓励学生询问、探究与发现。
参考文献:
[1]蒙立.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
[2]周明.浅议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尝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