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红
摘 要: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师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性的才华。教学艺术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努力探索,从教学经验中创造出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艺术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56-01
教学艺术是中外教育家长期探讨的教学理论之一,教学艺术是随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知识、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教师运用教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以及语言艺术的体现。一方面表现在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还通过语言艺术和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把形与理、知与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思想品德得到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上。在对教材的深刻领会和对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教学形式、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的多方面目的。总之,教学艺术的实质,是教师本人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
教学艺术有独特的功能,教学艺术的功能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增进激励、增大效果和增强审美的功能。
一、增进激励的功能
教学艺术具有增进激励的功能,是因为教学艺术能极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丰富的想象力,并能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率。
(一)激励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是一种内驱力。学习动机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但是,并不是任何学习需要都能成为学习动机,只有当学习需要被引发,并指向某一目标、进而坚持追求这一目标时,才能形成学习动机,使之成为活动的动因。教学艺术便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中介,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功能。
实践证明,教师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这种情感的形成,取决于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取决于教师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迅速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水平,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启迪智能
教学过程中,教学艺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能以形象生动的话语、风趣幽默的讲授、充满科学的逻辑推演,将学生领入艺术境界。在聆听教艺精良的教师的启发性讲授中,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创造性想象得以充分激发,灵感的火花得以撞击,创造力得以提高,并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增大效果的功能
教学艺术能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研究和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知识容量,并能充分发挥其认知能力。
(一)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艺术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注重运用教学艺术的教师,就能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反之,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必须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前提,因此,只有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教师才能使每个学生的特长、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有利于促进因材施教。
(二)有利于减少教学失误
在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中,既要处理好教学中的“速度”问题,又要注意“强度”的问题;既要考虑教学中扩大教学信息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留有思考余地,让学生吸收消化,甚至进行必要的重复、提醒、适时强化,做到快慢适中。教学既要考虑一定的“强度”,显示教学的激情,以引起学生注意,又要考虑教学的节奏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抑扬顿挫、高低适宜,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学频率过快使学生不能吸收消化,进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声音过低,频率过慢,不能引起学生注意;教学声音过高,刺激太强,学生容易疲劳,造成信息传递中的误差或失误现象。
三、增强审美的功能
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引起学生的美感,进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艺术体现了美育的功能,关键在于教学艺术是熔铸于教学之中,并成为教学主旋律。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会意识到自己作为审美对象在塑造着美的形象、释放着美的风采。而且,他们总是以自己独有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艺术风格的教学,激起学生良好的审美体验,给学生以崇高的美感。这种美感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发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知识、相互热爱的情感,密切师生关系;还会促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爱的追求,净化心灵,强化兴趣,丰富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体现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元功.语文教学艺术与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路书红.论教学理论的文化意蕴[J].当代教育科学,2006,(17).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