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尿路造口袋使用法在引流管渗液收集中的应用

2015-05-15 03:17:34卞龙艳陈晓玲朱亚琴钱春兰
护理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被服造口尿路

卞龙艳,陈晓玲,朱亚琴,钱春兰

引流管是外科手术中常见且极其重要的管道之一,它通过将人体体腔或组织间积聚的渗血、渗液等引流到体外,以便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各种并发症,以利于早期处理。因此,引流管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黄漫容等[1]采用尿路造口袋穿出法收集引流管渗液,临床使用后发现引流管造口袋穿出部位容易渗漏。因此,为解决引流管渗液外漏问题,本研究应用尿路造口袋穿出法及尿路造口袋插入法收集引流管渗液,观察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造口师接诊各类引流管口渗液病人3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66.74岁±14.64岁;疾病种类:胃癌10例,肝胆肿瘤4例,胆结石1例,胰腺癌1例,脾功能亢进1例,胃溃疡4例,消化道穿孔3例,大肠癌8例,肠梗阻2例,阑尾炎4例;手术类型:肠切除术13例,阑尾切除术4例,胃部手术14例,肝胆手术5例,脾胰手术2例;引流管类型:十二指肠造瘘管2例,肝下引流管11例,脾窝引流管1例,上腹部引流管7例,下腹部引流管8例,盆腔引流9例;硅胶引流管36例,橡胶管2例。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造口师接诊各类引流管口渗液病人34例为观察组,其男22例,女12例;年龄67.47岁±12.24岁;疾病种类:胃癌11例,肝胆肿瘤5例,胆结石1例,胰腺癌1例,胃溃疡1例,消化道穿孔3例,大肠癌7例,肠梗阻2例,阑尾炎3例;手术类型:肠切除术13例,阑尾切除术3例,胃部手术11例,肝胆手术6例,脾胰手术1例;引流管类型:十二指肠造瘘管2例,肝下引流管15例,“T”管1例,脾窝引流管3例,上腹部引流管3例,下腹部引流管5例,盆腔引流5例;其中硅胶引流管31例,橡胶管3例。两组剔除因粘贴范围不够、皮肤不平等因素影响粘贴效果的病人。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引流管类型、渗液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引流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尿路造口袋穿出法。具体方法:①消毒,用75%乙醇棉球消毒引流管及周围皮肤,待干;②裁剪造口袋底板,准备好康乐保一件式透明泌尿造口袋1911,使用造口尺测量引流管管径并按照引流管管径加1mm的尺寸,在造口袋底板剪裁中心孔,将造口袋粘贴纸对半剪裁后贴回原位;③开洞,在引流管拟穿出造口袋位置的上方1cm处开一大小与引流管管径相同的造口袋剪切口;④粘贴造口袋,按照无菌原则分离引流袋,同时将引流管依次穿过造口袋的底板中央孔径和造口袋剪切口,撕去底板贴膜,将底板粘贴在病人皮肤上并按压2min~3min,将管周的造口袋拎起,用条状的水胶体薄膜将管道与造口袋固定牢靠,防止渗漏;⑤连接引流袋,将穿出造口袋的引流管远端与引流袋连接。

1.2.2 观察组 采用尿路造口袋插入法。具体方法:①消毒,用75%乙醇棉球消毒引流管及周围皮肤,待干;②裁剪造口袋底板,准备好康乐保一件式透明泌尿造口袋1911,使用造口尺测量引流管管径并按照管径加1mm的尺寸,在造口袋底板中央剪裁造孔径,将造口袋粘贴纸对半剪裁后贴回原位;③修剪引流管,按照无菌原则分离引流袋后用无菌剪刀将引流管体外部分剪至10cm左右;④粘贴造口袋,用无菌止血钳或无菌镊将剪好后的引流管穿过造口袋底板中央孔径送至造口袋中,撕去底板贴膜,将底板粘贴在病人皮肤上并按压2min~3min;⑤连接引流袋,在造口袋排放口连接引流袋。两组造口袋无渗漏可7d更换1次,发生渗漏,随时更换。所有操作均由2008年取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资格、对该操作已熟练掌握的造口治疗师独自完成。

1.3 效果评价 ①统计两组病人在尿路造口袋放置期间因引流液外漏更换被服的例数;统计两组病人护理时间,即从准备材料至粘贴造口袋及更换被服所需的时间;观察两组病人从引流液外渗粘贴尿路造口袋处理后至引流管拔除时间段内每天平均下床活动时间;统计两组病人主观感受,自诉引流管处皮肤干爽无不适视为舒适,有潮湿感视为不舒适。②采取自制问卷调查了解病人对两种方法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72份,回收72份,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尿路造口袋使用法收集引流管渗液的效果评价

3 讨论

3.1 使用尿路造口袋插入法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 普外科引流管外渗病人主要采取尿路造口袋穿出法减少渗液的外渗。但是病人由于被服压力、肢体活动或造口袋回缩力等因素导致条状的水胶体薄膜固定不牢,使尿路造口袋与造口底板紧密贴合,这样可能使得部分渗液从造口袋用于穿出引流管的剪切口漏出,弄湿病人的被服。一旦受潮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更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此,对此方法进行改进,将引流管剪短后直接置入造口袋,该法保持了造口袋的完整,故病人在活动以及改变体位时渗液无法漏出,减少被服受潮的几率。这不仅能减少护理时数,也能降低更换被服、尿布垫等成本费用。

3.2 使用尿路造口袋插入法有利于病人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 术后早期活动使四肢及全身都进行了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特别是切口部位,利于切口愈合和术后肠蠕动尽快恢复[2],故若无特殊原因,术后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但采取尿路造口袋穿出法的病人,下床时需将引流袋随身携带,病人活动时需用手提起引流袋或固定在衣服外侧使得病人行动不便,同时也因为引流袋的暴露可能增加病人心理负担,促使病人不愿下床或下床时间短暂,达不到术后康复训练要求。采取尿路造口袋插入袋法,病人下床时可暂时将造口袋下方的引流袋分离,只需携带造口袋,将其固定在腰间,置于衣服内,隐秘性好。此时造口袋既是防渗袋又是引流袋,二合一,不仅保持了衣服、被褥不被污染,而且维护了病人的尊严,增强其自信心[3],增加其活动度。待病人回到病床后再重新连接引流袋。

3.3 使用尿路造口袋插入法促进病人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 由于尿路造口袋插入法避免了病人被服因引流管渗液外渗受潮,使得病人舒适感增强由此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可见,相较于尿路造口袋穿出法,尿路造口袋插入法不但能够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有利于病人身心康复,自觉舒适,维护病人自尊。

总之,尿路造口袋插入法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但也有一些局限性,如若病人原有引流为负压引流,则该法不适用,应使用尿路造口袋穿出法较好。

[1] 黄漫容,肖萍,吴少云,等.一件式造口袋在引流管渗漏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2-1023.

[2] 童亚丽.护理干预对老年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6(2):27-28.

[3] 王玉梅,仝华.造口袋在全膀胱切除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2,38(5):616-617.

猜你喜欢
被服造口尿路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10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被服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
更 正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被服管理系统应用*
浅谈医院被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立被服中心的必要性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