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德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说过: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英国作家培根也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确实,书读得多了,读得久了,人就会在文字的浸润中得到熏陶,思想境界会得到升华,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分析问题的层次也会更清晰。阅读,可以品读人生百态,悟出生活的真谛,不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涵养了心灵,净化了人的心灵。正所谓,细品“书香”方能“静水流深”。
读书的方法有千种万种,但不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收获却是一致的。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可以陶冶情操,自信从容;可以修身养性,温文尔雅。有人说“一个人读多少书是写在脸上的”。多读书就可以让人感觉知书答礼,气质高雅,很有风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何从中读出书香,涵咏诗味,提高自己的素养呢。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我觉得,读一本书首先要做的就是心到,心里想读,才会让眼睛、口跟着前往,去读,去诵。然而这三者又像是一个圆环,周而复始,首尾相接,眼到、口到,又进一步会让读者心到,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做到这一步,自然就能从阅读中获得益处。很多读者可能有这样的感觉,一本书挺吸引自己的,读的当时也很迫切,但是读完了就完了,过一段时间,似乎连名字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不是心灵的阅读,或者说,只是浅层次的阅读,在我看来,是在浪费时间,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读,才能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本好书都读它几遍,好书内容丰富就像知识的海洋,读书时人的意识指向一个方面,就像打开了一扇窗口,不能使各个方面的知识进入视野,读一遍书只是获取了意识指向的那个方面的信息而已。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里找到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我想,阅读就需要反复读,带着目标去读,抓住重点去读,这样才是真正心灵的阅读,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到作者的灵魂深处,去探究,去碰撞,与之产生共鸣。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用笔在自己喜欢的字句上或是引发自己思考的语言上,留下自己的思想火花,或是将喜欢的部分进行摘抄,这其实就是与作者思想的碰撞,我一直认为,无论对作者赞同与否,这种行为就已经是对作者最崇高的礼赞。
在读书中,我们不妨向老黄牛学习,将咽进去的东西,随时再拿出来嚼嚼。回味,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就像吃豆腐干,嚼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回味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行走在路上,触景而突然想起曾经读过的文章;遇到问题,脑海中即刻蹦出现成的应对之法。多一点回味、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分析的人,往往是那些好读书、多读书、善读书之人,也是阅历丰富、底气十足之人。难怪林语堂说:“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
对于一本书是这样,对于书中的经典片断,更应该去反复品读。散文大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吃草“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尤其是面对一些经典,极少水分,句句精髓,必须边读边加以思考,读得愈久,愈有滋味。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伟大哲学家培根曾这样评价读书的过程: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开卷有百益,人生树常青。既然人类的“指尖”,曾在青灯之下捻开书卷,成就了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士的丰功伟业;那么,在如今的光、电、屏、键之前,在这样的一个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在手机上还是在各式电子阅读终端上,阅读的人们依然应用自己的指尖,点击翻开各自多彩的人生和更美好的社会前景。书为我们打开了瑰丽无比的知识宝库的大门,享受书香,你的人生也就会芬芳无比。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读书使人摆脱平庸。面对喧嚣人世,纷扰红尘,我们确实需要翻开书页,静静地嗅嗅书香,品品诗味,澄澈心灵,细品“书香”方能“静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