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莉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常有意无意地念叨:“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我问他什么意思,他竟一本正经地说:“就是说呀,我小的时候你养我;等你老了,就该我养你了。”我哑然,先不说他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否准确,不可否认的是,经典已深刻影响了这个四岁孩子的心,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经典,他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文化。《论语》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孔子是否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教会了如我一般许许多多现代人如何做人,如何育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德行的修养是第一位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长要尊敬,对师长要顺从,言行要谨慎而符合礼仪,要有一颗善良而包容的心,以感恩的心去爱你身边的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仁德的人。其实我们看《论语》中孔子认为的一个人的理想人格是“仁、义、礼、智、信”,而这些理想、健全人格的形成就在于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注重对他进行品德的养成和教育。良好的品德情操,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说:“一个人的品德好,他的一生很稳固。”孔子将学习摆在第二位,而且学习是为了具有更好更完善的品格。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也。”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用礼仪来约束自己,这样自己就不会犯或者少犯错误了。
作为教师更应该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强调教育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实施成功的“形象教育”。 所谓“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强调老师既要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孔子是这样要求自己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而教师的面孔并不是老学究一样的板着面孔,“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
孔子被我们尊为“万世师表”,他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他眼中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每个正常的人都具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受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致。以这种中国式的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人无论出身贵贱,无论品行善恶,都可以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教育。在他的弟子中就有各式各样的人,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
正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有别于其他的个体,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是有差别的。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因而就要做到“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充分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也就是我们今天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备学生。孔子提出了了解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意思是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做事的原因、过程和心情,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对一个人的全面认识。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曾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他对每位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颜回上课的时候表现很不活跃,从不说话也不提问题,孔子就在课后设置一些问题或情景去考察颜回,之后才发现颜回“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相反的子路性情鲁莽,对待这样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述而篇》有这样一个例子: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由此可见,孔子对待像子路宰予这样的学生批评是很严厉直接的。而公西华,为人谦虚谨慎,少言寡语,孔子发现这一点,常在课堂主动提问他。而对待曾点这样彬彬有礼的学生,孔子对他的教育便显现出十分的宽松与信任。比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和学生一起讨论关于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之前几个人都是想通过入仕来实现抱负,而曾点所述则与主题大相径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而要过悠然生活的政治理想。其描绘的风清秀美的郊游场景,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画。孔子直接肯定他说:“吾与点也!”又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古退之。”对于同一个问题,由于平日里子路过于冒进而冉求过于退宿,所以孔子就要求了路不要“闻斯而行”,而要求冉求“闻斯行之”。
教无定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适应个性迥异的学生,就不能将教学手法单一化。在教学中去了解学生,又用针对性的方法去教学生,如此,教学工作才能“彬彬然”。
当然,要将这一教学理念切实贯彻下去,是需要教师的毅力与耐心的。
孔子是具有循循善诱的长者风范的,翻开《论语》随处可见其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影子。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君子,孔子说:“君子应以敬为目标。” “敬”是什么,孔子并没有给出答案,从而给子路留下了极大的思维空间,任其驰骋想象。接下来,子路连问了两个”如斯而已乎?”(像这样就够了吗),一问逼一问,孔子一问接一答,循循善诱,一直回答到”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像尧舜这样的圣人做到修己以安百姓都有困难,更何况一般人呢?难怪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孔子善于一步步启发、引导的写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与我们现在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教学法”不谋而合。的确,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打开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易中天说,集结《论语》的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孔子,是大众的孔子,是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