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微

2015-05-11 16:24孙朝晖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实效性

摘   要

主体间性哲学奠定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超越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缺损的现象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活实践诠释的主体间性价值追求,通过构建民主平等、沟通对话为特征的教育交往模式及评价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实效性的协同共振。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实效性的相互统一

主体间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定,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当建立平等互动、沟通理解、共在融合的交往关系[1]。实效性是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效能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目标和实际结果相契合的程度,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预期目的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内在张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体现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成思想共识而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主体间性的性质、状况和水平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直接标准,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实效性有着共同的制约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都是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中提出的,二者都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资源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露出各种问题和局限性。主客两分的思维模式导致教育者缺乏交往实践意识以及教育目标单一、教育地位失衡、教育内容“悬空”、教育方法简单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在这一情形下,社会的转型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教育的边界拓展、技术革新以及网络社会的虚拟生存等因素,成为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共同因素。

培养主体间性品格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实效性的共同目标。主体间性品格是“在主体与主体交往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互相独立、相互认可、相互理解和相互沟通的共在性和共生性品质”,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对象性关系逐渐形成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人的个性特征[2]。在主体间性的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统一,是以理解沟通和平等对话为实践特质的精神交往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体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思想文化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过程。在这一意义上,理解包容、沟通合作的实践精神和人的主体间性品格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人本意蕴。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独立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包容心理、共赢意识等主体间性品格,既是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义,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目标。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根本诉求。将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由理想和观念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按照特定的社会需要塑造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集中体现和充分展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语言、教材、教具、知识、技能和活动等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沟通、对话理解、互惠共识。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培育和调节,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不同主体相互之间的尊重、理解、沟通、交流、合作,进一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和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否达成了理解共识,既是主体间性调节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特性和实际效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直接体现。

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评价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评价主体。在这些多元的评价主体中,受教育者了解、熟悉其介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形成发展,受教育者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评价的主力。一方面,教育者是否开展了有效的理解对话、沟通合作,是否成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否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方法,离不开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评价。另一方面,缺乏对受教育者的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不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就不可能形成平等互动、理解沟通、包容共赢的主体际关系,也就不可能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缺损制约着实效性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尺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的构建和调节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形成了主体间性和实效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原则,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间性有所缺损的现象和问题。

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匮乏有损于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发展是其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个性的过程。服从社会化、尊重个性化,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大众与小众、吸纳与拒斥、他律与自律等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建构和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践准则。长期以来,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控制功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实践生存需要的关注和把握,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个体差异性。随着当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分化、阶层分化和组织分化,局限于满足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千人一面”的教条化困境,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好社会需要和个体生存的关系。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充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隔离。不同于特定阶级和政党组织的、被纳入社会意识形态建设体系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常规的日常工作、日常活动为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意识形态灌输,简单或盲目地将自己定位为党和国家的舆论工具、传声筒,使思想政治教育限于一种高调的政治教化之中,呈现出知性化、理想化、工具化的不良倾向。由于忽视了受教育者发展的个体需求,缺乏对受教育者生活实际、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内在需要的关注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生活化的向度,不能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域融合”和“心性相通”,极大地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话语霸权的存在阻隔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教学交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3],话语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互动的载体,是形成和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重要中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教育者往往缺乏教育民主的理念,习惯于凭借个人知识经验的优势甚或主观感受,把至高至善、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独白式话语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居高临下的态势、绝对权威的训育、僵化呆板的程式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分配和共享,影响了教学智慧和教学情感的运用和生成,也损害了理解尊重、互动交往、平等合作、和谐共处的主体间性。实际上,这是导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实效性的协同共振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在主体间性哲学方法论基础之上,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由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立场,尊重与理解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在知行统一中建构多元共融的教育评价机制,成为调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立场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位,防止和克服主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物化思维,把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受教育者当作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才能充分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心理状态,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水平、接受需求、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真正赋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不断生成的基础上提升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和思想境界。

2.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社会实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断形成“互识”与“共识”的桥梁和纽带。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就是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载体,由此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实践诠释来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和运用教学素材,联系现实生活精心设计教育教学过程,广泛开展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反映生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彼此理解沟通、共在融合的社会场域,获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不断生成的社会实践支撑。

3.构建民主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模式

正如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反复强调的,“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4],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的根本前提。促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协同共振,教育者必须摒弃居高临下的心态,彼此尊重、理解,绝不因彼此身份地位、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的差异而轻视或抬高对方。尤其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善于换位思考,自觉形成和运用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领导力,以平等、坦白、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与受教育者开展交流沟通,以开放开明的心态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和内在需求,让受教育者在亲切、亲近中悦纳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4.开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深度对话

交流对话是对灌输教育的扬弃,是教育回归生活的交往实践。只有经常性地开展有效的深度对话,才能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往资质,并由此营造平等自由的交往环境,构建沟通、互信和交流等双向互动的交往平台和教育机制。首先,教育主体要尊重彼此的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感受的愿望和自由,任何一方都不存在任何形式和任何意义上的“话语霸权”,不同观点和意见都应当在平等交流中互相吸纳,达成共识;其次,教育者要善于创新话语,表达自我。表达自我不是运用华丽的语言来装饰自我或强化自我,而是要善于在话语转换与创新中加强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交流,晓畅地传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实现有效的思想沟通和教育交往;再次,教育者要善于倾听。只有认真倾听受教育者的内心并作出及时、真诚的回应,才能平等相待、坦诚交流,变“强制灌输”为“对话启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与实效性的协同共振。

5.建立多元共融的主体评价机制

建立多元主体相互融合的评价机制,是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重点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增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面,要打破分数的“唯一标准论”,丰富考核内容、考核方式,适当降低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点的考核难度,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的考核,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现实表现纳入评价体系,提升考核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要破解考核方式的单一化问题,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笔试、参与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撰写调研报告等考核方法,提高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与能力;在对教学评价方面,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评教情况、教师的工作量多少、教师的教育理念、师德修养、科研能力等不同因素,坚持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结果与过程的有机结合,以公平、公正的教育评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阎艳.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确立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

[3]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孙朝晖(1969-),男,江苏泗阳人,宿迁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实效性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