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兵
摘要:高中自然地理 “地球的运动”章节中,介绍了晨昏线知识,但内容十分简略,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然而晨昏线知识却与经纬线知识、地方时知识、太阳高度及季节判定等知识密切联系交织,在高考中往往是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应将上述与晨昏线密切关联但又比较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作为专题加以拓展整理。
关键词:晨昏线;知识;拓展
一、吃透“晨昏线”概念
晨昏线概念除了教材上的叙述外,必须通过图象和讲解阐明:
1.太阳每时每刻照到地球上的这束光线基本上可视为一束平行光线,晨昏线是一个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并通过地心的大圆圈。
2.由于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都在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因此晨昏线相对于地表也在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
二、晨昏线的区分
晨昏线可分为晨线和昏线两个半圆圈,在地球自转运动中,由黑夜部分转入白昼部分的分界线叫晨线,站在此线上人们见到太阳正从地平线上升起;反之,由白昼部分转入黑夜部分的界线叫昏线,站在此线上,见到太阳正从地平线上落下.
如何在各种光照图和变式图上区分晨昏线呢?
基本的方法是:在晨昏线上任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观察该点下一时刻是进入昼或夜,如果下一时刻进入昼,则该线为晨线(如图3~7中的BC,),若下一時刻进入夜,则该线为昏线(如图3~7中的AB,)。
晨昏线的分界点:春秋分时在南北两极;非春秋分时,在晨昏线与地球相切的一组纬线的切点上。
三、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
春秋分时,晨昏线与所有纬线垂直,与一对对应经线重合。
非春秋分时,晨昏线与所有经线相交,其中3月21日~9月23日,晨线与经线呈西北-东南相交,昏线与经线呈东北-西南相交(如图10~12);9月23日~次年3月21日,晨线与经线呈东北-西南相交,昏线与经线呈西北-东南相交(如图13~14)。这一时期晨昏线将与部分纬线相交,并与一对对应纬线分别相切于一点,这两个切点既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它们所在的纬度也正好是出现极昼极夜范围的起始纬度。这些规律经常用于习题中判断季节或与其他界线作区别。
四、晨昏线与地方时的关系
春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因此,与晨线重合的经线地方时为6点(如图15~17中的AB),与昏线重合的经线地方时为18点(如图17,18中的BC)。
非春秋分时,由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因此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地方时为6点(图19中A点),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地方时为18点(图20中B点),另外在此期间,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处的经线,如果该经线大部分处于昼,则该经线地方时为12点(图21中C点),如果该经线大部分处于夜,则该经线地方时为0点。
上述结论和规律,在时间换算一类习题中。非常重要,它们常常就隐含的已知时刻,成为计算另外一地地方时或区时的桥梁。
五、晨昏线与直射点经纬度的关系
春秋分时,直射点的纬度是赤道,直射点的经度为晨线重合的经线向东推90°或者昏线重合的经线向西推90°。
非春秋分时,直射点经度的判定,一是利用晨昏线与相切纬线的经线确定方法是利用上面“四”中的结论分别找出地方时为12点和0点的经线,其中12点的经线和0点经线所对应的经线即为直射点经线;二是运用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推定,其中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向东推90°或者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经线向西推90°即为直射点经度。
非春秋分时,直射点纬度的确定,一是利用晨线与相切纬线的纬度来推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则直射点纬度=90?-?,如果切点到所在半球的极点处于极昼,则所求得纬度取与?相同的北纬或南纬,若切点至所在半球极点处于极夜,则所求得纬度取与?相反的北纬或南纬。另外,晨昏线与赤道交点处,晨昏线与赤道纬线形成的夹角就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六、晨昏线与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夜时间长短的确定除了春秋分和赤道上不需换算外,其余时刻和地点的昼夜长短均需要换算,其中利用晨昏线帮助确定某地昼夜弧长从而进行换算是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首先找到该地纬线所对应的昼弧或夜弧,然后通过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两个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计算出昼弧或夜弧的弧度即上述两交点对应的经度差,最后列式:昼长(夜长)
t=昼弧(夜弧)弧度÷15?/小时或t=昼弧(夜弧)弧度×4分/度。
七、晨昏线的长度数量特征
由于晨昏线是一个通过球心的大圆,因此其周长约等于地球周长4万千米,进一步推导可知晨线或昏线长度约2万千米,晨线或昏线任意一端到赤道交点部分长度约1万千米。
另外,由于晨昏线是一个大圆,所以晨昏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两点之间沿晨昏线上的一段劣弧长度。这些结论在考查地球地图知识时也常常用到。
结语:本文从晨昏线的概念出发,对晨昏线进行了区分与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对该知识做到积极的帮助,使学生对该知识多方面的了解、掌握,进而在复习时,能够更好的解决相关的问题。